文/徐愛
許多大作家不僅文筆出眾,而且口才一流、詼諧幽默。
文藝復(fù)興時期,英國和法國的關(guān)系不太好。一次,法國大作家伏爾泰到英國旅行,就被一群英國人抓起來帶到絞刑架下,說要吊死他。還好他的英國朋友及時趕來,對憤怒的人群說:“他只是個學(xué)者,不參與政治,你們不能把他處死。”可那群人才不管呢,繼續(xù)吼道:“他是法國人,法國人就該死!”兩邊爭執(zhí)不下時,伏爾泰卻舉起雙手大聲問:“能不能讓我這個將死之人說句話?”待大家安靜下來,伏爾泰說:“各位英國朋友,你們要吊死我,只因我是法國人。但請各位想想,我不能生而為高貴的英國人,這件事對我的懲罰還不夠嗎?”眾人大笑起來,于是就把伏爾泰放了。
莫泊桑也是法國著名作家。一名傲慢的貴夫人鄙視他說:“你的小說沒什么了不起。不過說真的,你的胡子倒十分好看,你為什么要留這么個大胡子呢?”莫泊桑聽了,淡淡地說:“至少能給那些對文學(xué)一竅不通的人一個贊美我的東西?!?貴夫人聽了,只能用大笑掩飾自己的尷尬。
德國著名作家歌德在公園散步時,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個不喜歡他的批評家。批評家見是歌德,傲慢地說:“你知道嗎?我這個人是從來不給傻瓜讓路的?!备璧路堑唤橐猓炊杆匍W身讓路,并說:“我恰恰相反?!边@下,批評家是走過去呢,還是不走過去呢?他這個“傻瓜”是當(dāng)定了。
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參加一次晚會,因正在想事情,便安靜地站在一角。有個富翁見了,走到他身邊問:“先生,我愿意給你一元錢,只要你告訴我你此刻在想什么?”蕭伯納答:“只可惜我想的東西并不值一元錢。”富翁問:“那是什么?”蕭伯納答道:“因?yàn)槲艺谙胫恪!笔挷{的回答,就像他的劇本,實(shí)在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