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醫(yī)學院紅旗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電子喉鏡可對早期的喉部炎癥、聲帶麻痹、喉部腫物等患者做出明確的診斷,電子喉鏡管腔較細,且鏡身柔軟,反映出的圖像較清晰,可充分對患者的鼻腔、口咽部等器官的黏膜情況進行檢查,是一種耳鼻喉科常用的醫(yī)療器械。大多數(shù)患者對電子喉鏡缺少正確的認知,且電子喉鏡屬于一種人體侵入性操作,所以很多患者在接受電子喉鏡檢查時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對于初次進行電子喉鏡的患者來說,往往會表現(xiàn)出難以接受,拒絕的態(tài)度,尤其是年紀較大的患者,對電子喉鏡的檢查接受程度更低,如此一來,使電子喉鏡的檢查成功率明顯降低[1-4]。為提高電子喉鏡的檢查成功率,務必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文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行電子喉鏡檢查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進行了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行電子喉鏡檢查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同時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每組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普通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采用人文關懷護理。對照組患者男48例,女32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3.72±25.81)歲,觀察組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44.26±26.74)歲?;颊卟∏榘ǎ荷ひ舢惓?4例,咽部疼痛36例,咽部異物感30例,排除肺部感染患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兩組患者均簽訂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兩組患者病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可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普通護理,在檢查前護理人員將電子喉鏡及相關醫(yī)療器械進行檢查,向患者介紹電子喉鏡的檢查過程及注意事項,在檢查的過程中為患者充分做好鼻咽部的麻醉工作,并給予患者心理安慰,使患者保持放松,關注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變化情況,如出現(xiàn)意外情況應立刻上報醫(yī)師并進行處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人文關懷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的電子喉鏡檢查環(huán)境,檢查室內溫度保持在22~24 ℃,濕度保持在55%~70%,做好檢查室的消毒清理工作,注意保護患者的個人隱私,可使用隔簾對患者進行隔離,可以為患者播放輕音樂,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以確保檢查工作順利運行。在為患者檢查前,護理人員務必加強與患者的溝通,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述做電子喉鏡檢查的目的、優(yōu)點、注意事項等,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應耐心解答,以最大程度緩解患者內心的顧慮,后向患者解釋在咽喉部使用局麻后會產(chǎn)生的不適應證狀,并告知患者應對不適應證狀的方法,使患者對電子喉鏡的檢查過程得到充分了解,同時對患者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患者的信心。在檢查過程中,護士對患者的態(tài)度應親切和藹,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段、職業(yè)、性格等采用不同的交流措施,可使用溫柔的語言、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轉移注意力,同時叮囑患者不要憋氣,不要做吞咽動作,如有難以忍受的肢體痛苦可以通過招手,舉手等肢體動作示意,叮囑切勿突然起身或用手將電子喉鏡拔除,以免發(fā)生意外情況。在患者感覺痛苦時,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采用安慰性語言,同時可輕按患者的上肢,使患者肌肉放松,平復患者的情緒,同時,檢查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患者的脈搏、呼吸及面部表情,以防止患者出現(xiàn)窒息或呼吸驟停等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任何一項指標出現(xiàn)異常,應立即停止檢查并上報醫(yī)師進行處理。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n(%)]
1.2.2 在患者檢查完畢后,護理人員應將患者的口鼻分泌物進行清理,叮囑患者在診室觀察20~30 min,期間應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感,并觀察患者有無出現(xiàn)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情況。告知患者因局麻與插管后,可能會引起咽喉部異物感、不適感、稍作休息后癥狀便會自行消失,對于導致局部黏膜損傷并少量出血的患者,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如患者血流量較多,可遵醫(yī)囑采用麻黃堿棉片,對患者出血部位進行填塞,待患者不再出現(xiàn)不良反應后便可離開診室。同時告知患者檢查完畢后的進水、禁食時間,以及其他注意事項,一般來說,患者在檢查完畢1 h可適當飲水,如患者在飲水時未出現(xiàn)嗆咳現(xiàn)象,在2 h后可以適當使用半流食或軟食,避免食物進入氣管。在患者檢查完畢后,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病情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對患者進行相關健康知識宣教,可以采取口頭宣教、發(fā)放耳鼻喉科常見疾病健康教育手冊、播放相關視頻等方式。叮囑患者不可大聲說話,禁煙禁酒,提高患者的自我認知,增強患者的疾病預防知識,使人文關懷護理在整個護理工作過程中合理應用,使護理服務進行有效提高。
1.3 療效標準:采用我院自制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問卷,滿分10分,8~10分為非常滿意,6~8分為較滿意,6分以下視為不滿意,由護理人員下發(fā)至患者手中,對比兩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總滿意率=非常滿意+較滿意/總例數(shù)×100%)。采用SAS焦慮量表、SDS抑郁量表,滿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高,對比兩組患者檢查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采用我院自制患者依從性評分表為患者進行評估,滿分100分,80~100分為非常依從,60~80分為較依從,60分以下視為不依從,對比兩組患者的依從率(依從率=非常依從+較依從/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22.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率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對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實行檢查前: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為(70.25±2.74)分,SDS評分為(64.82±3.95)分,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為(70.29±3.15)分,SDS評分為(66.93±2.96)分,檢查前,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相比于對照組患者的評分來說,無明顯差異(t=0.089,P=0.923)(t=0.505,P=0.062),具有可比性(P>0.05)。檢查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7.82±4.76)分,SDS評分為(46.89±2.47)分,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為(59.84±7.82)分,SDS評分為(57.92±4.85)分,檢查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t=11.743,P=0.001)(t=21.537,P=0.001),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非常依從71例,較依從5例,不依從4例,總依從率為95%,對照組患者非常依從51例,較依從16例,不依從13例,總依從率為84%,觀察組患者的總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χ2=6.434,P=0.011),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電子喉鏡是采用領先的數(shù)字技術及光學技術,為患者在檢查時提供高清晰畫質,無需對焦,自動調光的反應也較快,進入喉部后更能接近患者的病變部位,使診療更加快速。電子喉鏡檢查是一種人體侵入性檢查操作,會帶給患者不同程度的不適感與痛苦,患者主要會有焦慮、緊張、恐懼、憋氣、惡心、嘔吐等癥狀[5-8]。有醫(yī)學研究表明,在對患者進行電子喉鏡時,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人文關懷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出現(xiàn)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檢查成功率及患者的滿意度[9-10]。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了人文關懷護理,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患者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人文護理是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患者可以充分感受到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關愛,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配合檢查與治療,在檢查過程中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多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指導患者配合檢查,必時對患者進行自我控制,檢查完畢后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宣教,不僅提高了檢查成功率,更是提升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于行電子喉鏡檢查的患者,在常規(guī)基礎上,采用人文關懷護理,安全有效,可有效提高電子喉鏡檢查的成功率,最大程度將患者的痛苦減輕,提高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依從性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同時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了有效緩解,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