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400)
嚴重的支氣管哮喘在臨床上發(fā)病率很高。在這個階段,糖皮質(zhì)激素,氧療,支氣管擴張劑和液體替代療法是常見的治療方法。然而,患者仍然具有較差的療效或甚至在治療后惡化,需要通氣治療。近年來,BiPAP呼吸機是臨床實踐中廣泛使用的方法。大多數(shù)研究證明了其在重癥支氣管哮喘中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本研究選擇我院96例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藥物治療,觀察組則采取常規(guī)藥物+BiPAP呼吸機治療,分析了BiPAP呼吸機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評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96例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年齡23~78歲,平均(47.12±2.61)歲。男女分別31例和17例。重癥支氣管哮喘病程1~8 d,平均(5.72±0.11)d。觀察組年齡23~77歲,平均(47.78±2.21)歲。男女分別32例和16例。重癥支氣管哮喘病程1~8 d,平均(5.74±0.15)d。對照組、觀察組資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藥物治療,常規(guī)給予患者抗感染、支氣管擴張、祛痰和吸氧等治療,維持酸堿和水電解質(zhì)平衡。觀察組則采取常規(guī)藥物+BiPAP呼吸機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給予BiPAP呼吸機治療,采取BiPAP呼吸機的模式是S/T模式,設(shè)置初始呼氣壓是5 cm H2O,而氧流量是4 L/min,設(shè)定呼氣壓是9~20 cm H2O,呼吸頻率是15次/分,每次通氣治療5 h,每天2次。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疾病療效;重癥支氣管哮喘病情控制的時間、肺功能改善的時間;治療前后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不安全事件。顯效: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恢復正常,癥狀體征消失;有效: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等改善50%以上;無效: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改善的幅度低于50%??傆行?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表1 治療前后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比較(±s)
1.4 統(tǒng)計學處理:SPSS15.0版本處理并進行處理數(shù)據(jù),卡方、t檢驗分別用于計數(shù)數(shù)據(jù)和計量數(shù)據(jù);P<0.05說明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效果:觀察組有更高的療效,P<0.05。其中,對照組治療后顯效12例,治療后有效20例,治療后無效16例,總有效率66.67%;觀察組治療后顯效35例,治療后有效13例,治療后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00%。
2.2 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治療前對照組、觀察組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相近,P>0.05;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變化幅度更大,P<0.05。其中,治療之前,對照組的肺功能FVC、FEV1、PEF以及血氣指標PaO2、PaCO2分別是(1.87±0.22)L、(1.85±0.21)L、(3.31±0.51)L/S、(47.22±4.42)mm Hg、(38.22±10.32)mm Hg,治療之后對照組的肺功能FVC、FEV1、PEF以及血氣指標PaO2、PaCO2分別是(2.41±1.55)L、(2.41±0.45)L、(4.56±1.01)L/S、(76.62±6.11)mm Hg、(34.12±4.81)mm Hg。治療之前,觀察組的肺功能FVC、FEV1、PEF以及血氣指標PaO2、PaCO2分別是(1.87±0.22)L、(1.85±0.67)L、(3.31±0.55)L/S、(47.14±4.11)mm Hg、(38.11±10.31)mm Hg,治療之后對照組的肺功能FVC、FEV1、PEF以及血氣指標PaO2、PaCO2分別是(3.74±1.55)L、(3.11±0.22)L、(5.72±1.12)L/S、(84.21±3.11)mm Hg、(31.14±3.51)mm Hg。見表1。
2.3 重癥支氣管哮喘病情控制的時間、肺功能改善的時間:觀察組重癥支氣管哮喘病情控制的時間、肺功能改善的時間和對照組比較有優(yōu)勢,P<0.05,觀察組重癥支氣管哮喘病情控制的時間、肺功能改善的時間分別是(4.48±2.01)d和(8.48±2.55)d。對照組重癥支氣管哮喘病情控制的時間、肺功能改善的時間分別是(6.11±2.04)d和(11.42±2.52)d。
2.4 不安全事件:觀察組和對照組不安全事件相似,P>0.05,對照組有胃腸道反應(yīng)1例,咽部不適1例,心率過快1例。觀察組有胃腸道反應(yīng)1例,咽部不適1例,心率過快1例。發(fā)生率均是8.11%。
重癥支氣管哮喘病一般較急,病情發(fā)展迅速,癲癇發(fā)作會在一定時間內(nèi)進入臨界狀態(tài),可能發(fā)生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癥和低氧血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在疾病發(fā)作后,患者的支氣管將有明顯的抽搐癥狀,并且壁的黏膜將進一步充血。黏液的分泌逐漸增加,這將大大增加支氣管阻塞的可能性。嚴重的支氣管哮喘可能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gòu)成威脅。因此,應(yīng)及時有效地治療患者。目前臨床治療的患者是給予支氣管擴張劑、補液、酸中毒等,雖然患者有效,但仍難以滿足臨床需要[2]。建立人工氣道機械通氣,雖然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呼吸能力,及時有效地糾正高碳酸血癥和低氧血癥,但相比之下,患者痛苦更多,醫(yī)療費用昂貴。呼吸機治療可以合理地克服患者的氣道阻力,避免人工氣道造成的創(chuàng)傷。通過持續(xù)通氣干預,可以減少患者的呼吸功率消耗,并且可以減少和改善患者的呼吸機疲勞[3-4],肺的氧合作用使患者的呼吸困難和其他條件得到改善,使用BiPAP呼吸機進行無創(chuàng)通氣可有效避免人工氣道建立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損害,而正壓通氣可有效抑制嚴重支氣管哮喘的進展和發(fā)展。這種類型的通氣使用正氣道壓力來克服臨床中的氣道阻力,從根本上減少患者的呼吸消耗,且無創(chuàng)呼吸機不僅不會對患者造成創(chuàng)傷,還能保護呼吸道原有的防御功能,更有利于患者康復[5-7]。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藥物治療,觀察組則采取常規(guī)藥物+BiPAP呼吸機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疾病療效、重癥支氣管哮喘病情控制的時間、肺功能改善的時間、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相比較對照組更好,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不安全事件相似,P>0.05。
綜上所述,常規(guī)藥物+BiPAP呼吸機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