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歡喜
前兩天我去給朋友過生日,恰好之前接了個文案的工作,那天需要交稿,于是忙忙碌碌到晚上七點多才出門。
妝也沒化,只匆忙間我只洗了個頭發(fā),穿著T恤和短褲就去了。
在樓下等出租車的時候,路過的一個男生在我旁邊停留很久,最后終于走過來,問我可不可以加一下微信。
當(dāng)時我正在跟朋友聊天,說起這件事,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我當(dāng)時腳上踩著的還是一雙拖鞋。
突然我又想起那天無意中刷到的一個視頻,是一位六十多歲的奶奶制作的美妝視頻,我平時其實不愛看這種類似于“雞湯”的東西,尤其標(biāo)題上還寫著“六十歲也可以很優(yōu)雅”這樣的字眼。
但那天我卻鬼使神地差點進去了。
奶奶意外地溫柔和可愛,認(rèn)認(rèn)真真一步一步給自己上妝,無意間嘆聲氣,反應(yīng)過來后,也會充滿歉意地說:“對不起呀,我剛剛好像嘆氣了?!?/p>
化到最后,她給自己卷了頭發(fā),右邊耳側(cè)別了兩朵很大的奶油色的花朵,眼帶笑意地說:“我要戴著它們?nèi)ズ瓤Х攘伺?!”這時彈幕飄過一句:我決定了,我要去買雙高跟鞋!
不知道為什么,我突然就被這句話戳到。
可能因為我自己是不愛穿高跟鞋的那種人,總覺得自己穿不好,走起路來會很狼狽,但又真真切切覺得穿高跟鞋的女孩子們都好漂亮。
看到那句話的時候,我腦子里自動將它翻譯成了:我要好好生活了哦!我要好好愛自己了哦!
近兩年網(wǎng)絡(luò)上很流行的一個詞,叫作“容貌焦慮”,好像不管長得多好看的女孩,都覺得自己可以更好看一點,而揪住自己的那一點美中不足頻頻嘆氣。
關(guān)注我微博的朋友,應(yīng)該都知道,我雖然經(jīng)常發(fā)一些自己的照片,但是照片里的我很少笑。
因為我的牙齒長得很不好看。
其實很小的時候我的牙齒是很好看的,后來換牙的時候,舊的牙齒還沒掉,新的牙齒就長了出來,而那時的我以及我的家人都沒有及時對它們做出處理,以至于我的牙長得非常不整齊。
初中的時候其實我去做過牙齒矯正,戴了整整三年的牙套,當(dāng)時還有一個令我非常受傷的綽號——牙套妹——折磨了我很久。
比較倒霉的是,三年牙套讓我收獲到很多嘲笑的同時,也并沒有把我的牙齒變好看。甚至高三那年,還有男生跟我講:“你哪里都好,就是牙齒如果可以去矯正一下,就更好了。”
我當(dāng)時看著他,差點要哭出來。
更夸張的是,幾年后我因為別的事又去了一趟我當(dāng)年矯正牙齒的那個牙科醫(yī)院,當(dāng)初為我矯正牙齒的醫(yī)生看了一眼我的牙,非常誠懇地問我:“你考慮做個矯正嗎?”
我:“……哈哈?!?/p>
所以,因為牙齒,其實我自卑了很久,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不敢開懷大笑,會獨自在鏡子前觀察很久,想著怎么笑才能掩蓋牙齒的缺點啊。
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它好像其實也沒有那么影響我。
我在讀書時依然會收到情書;跟新朋友們出去參加聚會時,也會遇到一些“一見鐘情”的表白,哪怕我當(dāng)時笑得絲毫不顧形象;出去逛街時,偶爾也會收到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的、來自各種服裝店主的夸贊,說“你好漂亮啊”(笑)。
我所認(rèn)為的那些不完美,只是被我放大了的一片陰影,在旁人看來,或許只是陽光照進樹葉縫隙里而落下的一點斑駁,根本沒那么重要。
我也關(guān)注過長相并不是大眾意義上的好看的一些博主,她們自信地笑,自信地發(fā)照片,自信地約會,自信地去完整展現(xiàn)自己。
沒有人笑她們,沒有人覺得她們不好看,評論里全是——好漂亮、好文藝、好有氛圍感、好有個性……這樣的字眼。
我也由衷地贊同著這所有的評價。
當(dāng)然,所有旁人的評價,其實都不重要,因為她們已經(jīng)完整地接納了自己。
接納了自己的優(yōu)點,也接納自己的缺點,因為所有的東西碰撞在一起,“我”才是“我”,而不是旁的什么人。
美本來就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去定義美,而不是被單一的審美綁架——我正在努力。
所以,希望有一天,我可以開懷大笑與你們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