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熹桐
居然把老師比作“戲精”,把媽媽比作“復讀機”,兩位小作者膽子好大呀!可他倆卻振振有詞,說自己的比喻有理有據。我們一起閱讀兩篇寫話,了解一下他們的“依據”是什么吧!
我們的賴老師是個名副其實的戲精。
這節(jié)作文課上,賴老師正講《三國演義》,怕我們不理解,她演了起來。賴老師拿起一把長尺子當劍,從桌子底下變出一把長矛,把兩本書說成關羽和張飛,一會兒拿起長矛,一會兒揮舞劍,演得不亦樂乎,我們被老師生動的講述,帶進了三國的世界里。接著她又講起了《蝸小蝸的快樂》,拿起一本書變成殼,豎起兩根手指變成觸角,把礦泉水瓶當成花草樹木,把兩根“觸角”伸得高高的,把水彩筆當手機。在她的表演中,大樹開始上網課、桃花拍起了美顏照片……賴老師演得可真像啊!
正當我們聽得津津有味,李大牛一會兒把口罩披在玩具身上,一會兒把口罩掛在自己嘴巴上,嘴里還喃喃地說著什么。賴老師的聲音突然低了下來,說:“誰在說話?”頓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大家端端正正地坐著,但李大牛根本沒聽見賴老師的聲音。賴老師臉一沉,走到他身邊,拿起紅筆,做了一個扔筆的動作,嚇得李大牛抱頭鼠竄,說:“我再也不敢了?!边@時,我們才發(fā)現筆還在賴老師手里,同學們笑得前仰后合。
這就是“戲精”賴老師,給我們帶來無窮樂趣。
老師小評
小作者留心生活,用心觀察,抓住賴老師是“戲精”這一特點展開描寫,既有作文課上就地取材一人飾演《三國演義》的精彩情節(jié),又有引導寫作時繪聲繪色進行情境表演的逼真,同時還抓住賴老師扔筆使“詐”,嚇唬走神的李大牛的特寫,把賴老師“善演”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全文語言質樸生動,又不失童真童趣,讓我們看到小作者扎實的寫話功底。
詞語寶盒
好詞:鴉雀無聲 端端正正 抱頭鼠竄 前仰后合 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