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目前,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共計144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凍結金額約為1.26億元;公司下屬17家子公司股權被凍結,涉及案件執(zhí)行金額合計約6.73億元;公司4處不動產被查封,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賬面價值合計約為17.01億元。公司累計涉及未審結/未調解訴訟案件58起,未決訴訟案件涉案金額約為5.3億元。
顯然,拉夏貝爾已經全面進入冰河期,公司及子公司全面陷入經營危機:
一是公司大量到期對外欠款未清償,使得公司債權人完全有機會隨時提起破產訴訟,對公司發(fā)起致命一擊;
二是公司4處不動產被查封,使得通過不動產變現解決流動性危機的可能變得微乎其微;
三是公司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違規(guī)占用公司資金,使得本已疲于應付的公司,減少了公司自救的可能;
四是144個銀行賬戶被凍結,更阻滯了公司及子公司的日常支付結算與現金流動,限制了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能力。
五是在市場下行與多重危局的加持之下,公司融資機會與再融資能力無疑將會持續(xù)減少和下降。
而現在,活下去,簡直是一種奢望。
10月15日,嘉應制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二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解聘徐勝利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職務的議案》,致深交所發(fā)出《關于對廣東嘉應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關注函》(公司部關注函(2021)第352號),要求公司就10月19日披露之《第六屆董事會第二次臨時會議決議公告》相關事項進行核查并作出說明。
此次嘉應制藥內部治理糾紛,乃一系列公司內部治理矛盾積聚之產物,順次體現為深交所兩份關注函。
一份是2021年9月22日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管理部下發(fā)的《關于對廣東嘉應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公司部關注函〔2021〕第337號,簡稱“337號函”);另一份是深交所《關于對廣東嘉應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公司部關注函〔2021〕第352號,簡稱“352號函”)。前后兩份關注函反映出公司治理中兩個層面的具體矛盾與沖突。
337號函所關注的沖突點表面上為大股東雙方圍繞《表決權委托協議》解除而產生的糾紛,實則是大股東之間爭奪公司控制權糾紛。當這一層面的糾紛難以調和解決,而雙方又開始撕破臉皮時,糾紛由大股東延燒到公司董事會層面,也就不難理解了。深交所352號關注函的重點表面上在于董秘解聘與公司信披是否規(guī)范合規(guī)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大股東之間的明爭暗斗。
令人困惑的是,原本由公司證券法律、法規(guī)、交易所規(guī)則以及公司章程共同搭建的公司治理、制衡機制,為什么往往難以防范、阻卻公司致亂?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如果這一問題難以厘清,那么即使通過剝洋蔥的方法,一層層解決所謂的信息披露、表決權委托與董秘解聘等問題,也難以真正實現對公司的有效治理。
10月9日,因信貸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貸款管理不盡職,導致部分貸款資金被挪用,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被廈門銀保監(jiān)局處以290萬元罰款;相關負責人被給予警告。自2021年以來,已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因各種違法違規(guī)行為被監(jiān)管處罰:6月,馬上消費金融被銀保監(jiān)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通報點名;7月12日,湖南長銀五八消費金融業(yè)務貸后管理不到位,被湖南銀保監(jiān)局罰款30萬元;9月18日,中郵消費金融因為貸后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guī)則,被廣東銀保監(jiān)局罰款50萬元。
其實,除銀保監(jiān)系統(tǒng)的處罰外,年內還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及其股東被其他監(jiān)管機構處罰。3月26日,捷信消費金融因違反信用信息查詢規(guī)定,被央行處以罰款5萬元;相關責任人被處以罰款1萬元。5月,晉商消費金融則因用戶征信報告出現“侮辱性字眼”事件,被央行暫停其金融征信系統(tǒng)查詢權限,并被責令進行內部整改。6月10日,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收購杭銀消費金融股權,構成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銀泰投資被市場監(jiān)管總局處以罰款50萬元。7月,蘇寧消費金融公司因違反《反壟斷法》第21條的規(guī)定,實施經營者集中,公司兩大股東:蘇寧易購與南京銀行,被市場監(jiān)管總局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人們不禁要問:消費金融公司怎么了?
通過上述處罰事例,雖然不能得出消費金融公司存在行業(yè)性混亂的結論,但消費金融公司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已經不容輕視,其中的原因大概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我國消費金融市場整體不夠成熟,處于創(chuàng)立初期,市場發(fā)展階段的先天不足是該行業(yè)內亂象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是各類消費金融公司普遍設立較晚,內部治理、經營運作與業(yè)務水平有限,存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現象,很多業(yè)務活動并不規(guī)范;三是大股東干預傾向較為明顯,存在將消費金融公司作為大股東業(yè)務延伸、變通渠道,乃至作為規(guī)避監(jiān)管的工具這樣一些問題,加劇了消費金融公司經營亂象;四是消費金融監(jiān)管法律、法規(guī)體系、規(guī)則有待加強完善。
消費金融業(yè)務亂象以及消費金融公司治理的完善,亦須從上述幾個方面著手改革完善,方能有所糾正。
點評人楊為喬系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