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有一首小詩,是一個8歲的小學生寫的,題目叫《挑媽媽》:“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孩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jīng)在你肚子里。”
這首小詩,看哭了很多的媽媽。在孩子眼里,自己的媽媽,永遠是最好的媽媽。即便媽媽再丑陋、再貧窮,孩子也不會嫌棄。在媽媽眼里,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孩子。即便孩子再頑皮、再愚拙,媽媽依然百般疼愛。
因為,既然選了,就不能后悔,更無法退貨。遇到什么樣的孩子,就得撫養(yǎng)什么樣的孩子,遇到什么樣的媽媽,就得贍養(yǎng)什么樣的媽媽。但媽媽,卻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孩子以更好的教育,為孩子做出榜樣。而孩子,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媽媽創(chuàng)造幸福,帶來榮光。
有一篇小學生作文,題目叫《奶奶》:有一天,我問奶奶:“我小的時候,曾先后幾次偷你的錢,你知道嗎?”奶奶猶豫了一下回答:“知道。”我又問:“既然你已經(jīng)知道,為什么不換個藏錢的地方?”奶奶回答:“我怕?lián)Q了地方,你就找不到了。”我頓時淚目。
人們都說母愛偉大,看來這位奶奶之愛,比母愛還要偉大。母親不能包容的東西,奶奶也能夠包容。按照一般人思維,小孩子偷大人的錢,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原諒的問題。絕大多數(shù)家長,都會橫眉立目,嚴肅處理。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一個孩子,都會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到成熟。孩子犯點錯誤,大人也不必著急。只要像這個奶奶把握方向,總體管控,就可以了。
有兩首小學生寫《爺爺》的詩,都很耐人尋味。一首是:“爺爺還在的時候,這個世界的風雨,都繞過我,向他一個人傾斜。”
據(jù)說,這首詩還獲得了第五屆徐志摩微詩歌大賽二等獎。
我猜想,最大的可能,是這個爺爺還在的時候,天天送孫子上學和放學。半路上,每當遇到風雨,爺爺都會用雨傘、雨衣以及自己的身體,把風雨擋住,讓孫子走在最安全的臂彎里。只可惜,這個爺爺不在了,給他的孫子,留下了不盡的思念。其實,每個爺爺陪伴孫子和孫女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上小學有爺爺接送,上中學有爺爺叮囑,上大學有爺爺牽掛,無疑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另一首詩,是這樣寫的:“爺爺還在的時候,故鄉(xiāng)會永遠年輕,八月的桂花會十里飄香??墒前。瑺敔敳辉诹?。寒風肆意妄為,破舊的家門前,晾干了無數(shù)個月亮……”
沒有了爺爺,故鄉(xiāng)也變得冷清和凄涼。孩子們只能把爺爺?shù)膫ゴ?,銘刻在自己的記憶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