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祖奶奶是村里最美的女人。主要是因為她有一雙藝術(shù)品般的“三寸金蓮”。
孫子旺到了相親年齡,媒婆紛紛登門。說了幾家姑娘,旺就是不同意。原來,他看上了一位遠(yuǎn)房的表妹。
“啥?那閨女?你沒瞎吧?那雙大片子腳,丑死了!別丟了咱祖宗的人!以后再相親,先經(jīng)了俺的眼!”祖奶奶斜了奶奶一眼,嗔道。
奶奶低頭唯唯諾諾地退出去。奶奶因為天生腳大骨硬,纏腳布沒少費,最后還是落個半尺長的丑裹腳。娘家婆家都沒有她說話的份兒。
那閨女是旺的姑母的表侄女,不滿兩歲就死了母親,她在旺的姑母家長大。健美,勤謹(jǐn),懂事理,趕上已解放,禁止纏足,她那雙腳便放開了長,走路帶響。
以后再相親都在祖奶奶的堂屋。祖奶奶坐在太師椅上,不管冬天夏天總是抄著手,好像手不可示人似的。其實,家務(wù)活都由奶奶包干,祖奶奶的手保養(yǎng)得如去皮的大蔥,嫩白軟滑。最顯眼的是她那雙菱角般的小腳,微微翹著,像對驕傲的小鴛鴦。
相親的來了一撥又一撥,就不見祖奶奶發(fā)話。她耷拉著眼皮也不知是睡是醒。奶奶也不敢吭氣。后來,一個姑娘正準(zhǔn)備離開時,奶奶喊住了她,問一句是哪莊上的,誰知還沒等姑娘回話,祖奶奶突然“嗯”的一聲,眼皮裂開一條縫,一道嚴(yán)厲的目光直逼奶奶,奶奶一個趔趄,忙打著手勢讓姑娘一家趕快往回走。
直到有一次一個相親的剛進門,祖奶奶猛地抬起頭,肯定地說,就是她了。像突然睡醒講一個夢。這個她,是東村的李郎中家的大小姐,有一雙和祖奶奶一樣好看的小腳。合了八字,擇了吉日,鞭炮嗩吶迎新人進了門??墒?,才一年多,李家閨女突然得癆病去世了。
祖奶奶又相中一個小腳大閨女,是南灣私塾郭先生的二丫頭,小巧玲瓏的。合了八字,擇了吉日,鞭炮嗩吶又迎進了門??蛇@個薄命的女人,一年多也得了怪病,高燒不退,怕風(fēng)怕光,不久就一命歸西,都沒留下一男半女。
四年里死了兩房媳婦,眾說紛紜。說媒的如潮水退落。一年不見媒人登門,這可急壞了祖奶奶,揚言要把陪嫁的翠玉鐲傳給進門的孫子媳婦。那可是個好寶貝!據(jù)說是宮廷里的東西。
祖奶奶的話是放出去了,可仍不見來人提親,這一擱又一年。眼見別人家同齡的,孩子都幾個了。再加上輩輩單傳,全家人寢食難安。莫非這祖上血脈就斷在這里?祖奶奶為此又是燒香又是拜佛,也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一天,奶奶怯怯地給祖奶奶說:“聽說旺的那個表妹還沒找到婆家……”
祖奶奶又是“嗯”了一聲,奶奶連忙住嘴。祖奶奶停頓一下,語氣緩了一點,哭道:“我哪輩子做了孽喲,對不起祖宗喲……”奶奶也跟著抹淚。
后來,旺娶了表妹,甚是恩愛。只是祖奶奶有言在先,她不但不受這個孫媳婦的叩首禮拜,也不許孫媳婦進堂屋門。
第二年春暖花開時,孫媳婦開枝散葉生了個大胖小子。祖奶奶那張臉,終于松動些。第二年第三年孫媳婦又分別連添兩個胖小子,祖奶奶破例讓孫媳婦進了堂屋。
真正改變祖奶奶的,是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
那天 ,奶奶走親戚不在家,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祖奶奶,吃過晚飯,居然邁著她的“小金蓮”來到廚房,要幫助孫媳婦刷鍋,誰知道地上有一攤水,腳下一滑,一頭栽到水缸沿上,鮮血直流。孫媳婦急中生智找來一個大布單,三下五下把哇哇大哭的大寶二寶攬腰纏到院子里的棗樹上,前面一只胳臂攬著不滿一歲的三寶,后面背著昏迷不醒的祖奶奶,邁開大腳“噔噔噔”地向村東頭郎中家跑去……以后,“多虧了我孫媳婦”成了祖奶奶的口頭禪。
一天,祖奶奶叫來孫媳婦,從柜底翻出那個層層包裹的翠玉鐲,親手給她戴上。
第二天,八十四歲的祖奶奶無疾而終,面帶微笑,像睡著一樣。
從此,村里最漂亮的“三寸金蓮”,永遠(yuǎn)走進了故事……我是三寶,那個大腳孫媳婦,就是我娘,她的名字叫金蓮。
作者簡介:
劉艷華,筆名蘭心,河南柘城人,護士。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xué)會會員。小小說、散文、詩歌等在《百花園》《小小說選刊》《奔流》《大河報》《短小說》《河南詩人》《白天鵝詩刊》《中國鄉(xiāng)村》等報刊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