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慧
·團隊案例1·
2018 年初冬,宿遷市實驗小學舉行了建校120 年發(fā)展大會,500 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校友集聚一堂,共同回望百年實小的崢嶸歲月,見證百年實小的輝煌時刻。我作為青年教師代表上臺發(fā)言,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表達對學校的衷心祝福,那一刻,我感到無比自豪。
記憶回到20 年前的秋天,剛從師范學校畢業(yè)的我踏入了宿遷實小的校門,懷揣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帶著一絲初為人師的緊張,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還記得開學不到一個月,時任校長袁龍就拿著個小板凳來到了我的班級門口,朝我笑笑就徑直坐到了教室后方。當時的我也不知道是怎樣上完這節(jié)課的,只覺得時間好漫長。課后袁校長和我交流:“小王老師,你這堂課準備得還是很充分的呀,黑板字寫得也很漂亮。但是你是否關注到了所有的孩子?”“是否應該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學生在你的課堂上語文能力得到了怎樣的提高?”……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我陷入了沉思:作為教師,我要教給學生什么?學生又可以從我的課堂學到些什么?從此,我更加認真地投入到新課改的學習和實踐中,教研組的每次集體備課我總是提前做好準備,總是第一個到場,認真傾聽、學習前輩教師的備課發(fā)言,總是積極地發(fā)表見解,組內其他教師也毫無保留地向我傳授經驗。就在這一次次的研討、交流中,我覺得自己成長了很多。
學校特別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省、市級的優(yōu)課比賽,參賽人員都是從教研組層層選拔而來,那時初出茅廬的我每次都積極參與組內競爭,同組的前輩們總是不厭其煩地陪我一起備課、一同試聽。在一次又一次參與選拔、落選,再參與、再落選的過程中,我的課堂教學愈發(fā)成熟。就在滿懷惆悵時,當時的副校長史娜找到了我,通知我前往揚州參加培訓。我那時才剛剛評上小學一級教師職稱,竟然能參加市級骨干教師培訓,這是多么難得的機會!之后的一次校內評比,我終于從組內脫穎而出,代表學校參加市級比賽,并獲得一等獎。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韌性和不服輸被學校領導看在了眼里,這才有了前往揚州的學習,才有了參加市級比賽的機會。
隨著對教學研究的深入,我越發(fā)覺得教學探究永無止境,也越發(fā)覺得自己存在許多不足。正是這時,學校成立了名師工作室,由學校的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領銜。我猶如沙漠中的旅人見到了綠洲,毫不猶豫地申請加入。我在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中,暢想了自己的未來發(fā)展,更如實寫下自己專業(yè)發(fā)展的不足——論文寫作能力薄弱,課題研究沒有方向。針對我的不足,工作室領銜人史娜副校長將我吸收進課題組,親自帶領我們參與省規(guī)劃辦課題的研究。日光下的相聚是圍繞課題開展的教學研討,月光中的聚首是課題閱讀文本的主題素材選定和文字校對。最終,我們的課題研究獲得了專家們的高度認可,順利結題。作為課題組的一員,我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此后,在學校教科室陳玲主任的指導下,我順利完成了市規(guī)劃課題的研究,又成功申報了市規(guī)劃辦“十三五”重點立項課題。在得知我渴望走出去多看看多學習的想法后,王素娟副校長為我爭取到了參加“江蘇省小語優(yōu)秀教師成長助力研修國培班”的機會。三年期的培訓,62節(jié)特級教師示范課,32 場專家講座,恰似點點甘霖滋潤著我。
通過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成績,2017 年在江蘇省小學語文優(yōu)課評比中榮獲特等獎,2018年在全國“七彩語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大賽中獲特等獎。我也愈發(fā)意識到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學?!巴晟谱晕?,成就他人”的育人理念和“培養(yǎng)完整的人,做更好的自己”的教師團隊發(fā)展主題。我真切地感受到,學校是我們充分展示自己聰明才智的舞臺,使我們每一位教師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角色,為我們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良好機會!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正是有了學校的助力和一群人的同行,我才得以在教學和教研的路上走得又快又穩(wěn)。如今作為學校名師工作室的一員,我將攜手更多“90 后”“00 后”青年教師一同且行且歌,綻放更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