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娜麗/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459000
在中國的養(yǎng)殖產業(yè)中牛的占比巨大,并且因為其適應性好,耐粗飼所以被廣泛的養(yǎng)殖,而牛腹瀉問題一般情況下是因為感染各種病菌所有的反應,當然如果養(yǎng)殖戶飼養(yǎng)管理不到位,進而使牛被風邪入侵,也會造成腹瀉問題。通常情況下,該病可以利用抗生素來治療,但是當今綠色養(yǎng)殖盛行,中草藥來治療牛腹瀉疾病也是逐漸的流行起來。
1.1 飼養(yǎng)管理因素 牛如果飼養(yǎng)管理不到位,就會造成其免疫力較低,加之胃腸功能的不足,就極易因為牛的消化不良而誘發(fā)該病。并且相應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不潔,噪聲,悶熱也是腹瀉的誘因。
1.2 細菌性感染 像大腸桿菌等各種病菌的感染,進而造成牛腸內菌群失衡,也可以造成牛的腹瀉問題。尤其牛出生牛犢也是該病的易感群體。
1.3 病毒性感染 像輪狀、冠狀病毒都可以造成牛腹瀉。如果未能及時治療,病牛就極易出現糜爛潰瘍特征,因此養(yǎng)殖戶不能有任何的馬虎大意。
1.4 寄生蟲感染 像胃腸道線蟲、球蟲等寄生蟲如果侵入牛的腸胃,那么也會造成牛的腹瀉問題。而且這些寄生蟲對牛的小腸損傷也很嚴重,所以養(yǎng)殖戶不能不防。
1.5 營養(yǎng)物質缺乏 日常飼喂不當,飼料較為單一而且各種營養(yǎng)元素匱乏,這樣也會造成牛的腸胃反應以及免疫力也會下降,這時牛腹瀉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大。
2.1 普通牛腹瀉的中藥治療方式 近些年來,養(yǎng)殖戶在治療牛腹瀉時,中草藥也是逐漸的被應用起來。在中獸醫(yī)理論上,牛腹瀉根據其造成的原因不同可以將其分成毒熱瀉、寒濕瀉、傷乳瀉三種病癥,其典型的治療方式是:
第一,毒熱瀉。病因是熱毒積于牛腸胃所致。我國的中獸醫(yī)一般采用清熱解毒,澀腸止瀉就方式止瀉。其處方可以是冰片、白芍、甘草各1g,草烏葉、訶子各五錢、甘松、銀朱各1g,灌服3d。
第二,寒濕瀉,寒濕侵襲脾胃所致。我國的中獸醫(yī)一般采用溫中散寒,燥濕利水的治療方式。其藥方是蒼術、厚樸、陳皮、干姜、甘草各10g,白術、澤瀉、茯苓、豬苓各8g,訶子5g,紅糖15g,水煎服之。
第三,傷乳瀉,消化不良,積食所致。我國的中獸醫(yī)一般是消食導滯,澀腸止瀉。其治療藥方是神曲、山楂、麥芽各10g,枳實、厚樸各8g,訶子、烏梅各9g,加甘草5g水煎服之。
2.2 牛頑固性腹瀉的中草藥治療 中醫(yī)治療牛頑固性腹瀉多先消除病因,之后再利用一些草藥消積停泄消炎化腫即可。我國中獸醫(yī)治療牛的頑固性腹瀉最典型的藥方就是附子理中湯,該處方以健脾溫胃、兼提中氣為最基本的治療原則。具有兩種典型的用法,具體表現為,首先,方用附子理中湯加味,具體的藥方為:木香、豆叩、干姜、附子8g、炒扁豆、烏梅炭、炒白術、炙芪、黨參14g、炙甘草、升麻、吳茱萸4g、砂仁6g研為細末,使用開水沖泡,待常溫后就可以給病牛灌服,2劑即可見效。附子理中湯加減方為可以將上方中的附子改為9g,同時還要根據病牛的病癥選擇性的添加細辛、肉桂、荷葉等中藥,用法同上。待病牛的諸癥好轉后,就可以針對性調整藥方,可以將細辛增至6g。待病牛的糞便基本不在呈現糊狀而且相應的肛門內收,食欲增加,舌尖略紅后,那么就可以根據病牛體征,酌情減去吳茱萸,并且使用生烏梅,加白芍進行替代。
3.1 加強環(huán)境改善 客觀來說,牛腹瀉防治較為簡單,首先,拓展牛的飼養(yǎng)空間,保證其通風;其次,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積極應對極端天氣,進而有效的避免風邪之疫侵襲牛,這樣牛也才可以健康的成長。
3.2 加強日常管理 加強牛的日常管理,也是保證牛健康的必要措施,養(yǎng)殖戶不僅需要做到精細化處理飼料,保證其營養(yǎng)搭配,而且還需要及時的發(fā)現以及隔離病牛,針對性展開各種消毒以及防疫,從而使病情不失控。而且到位的日常管理,也會增強牛的抵抗力,有效的增加牛對于腹瀉問題的抗性。
總體而言,牛耐粗飼,但是也極易出現腹瀉問題,所以其防治工作就不能馬虎大意,我國中獸醫(yī)對牛腹瀉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已經十分成熟,只要大家按照正確的方式、方法來防治牛腹瀉問題,這一問題就不會影響到養(yǎng)殖戶養(yǎng)殖牛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