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南陽中學
隨著新的教學理念的不斷發(fā)展和積極運用,教育領域的相關問題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高中是學生提高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提高各項綜合能力的主要階段,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深感肩上的重責大任,及時進行教學理念的革新,將寶貴的教學經驗和先進的授課方式有機融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精彩紛呈的教學環(huán)境。寫作最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文字駕馭能力,教師一定要注重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并利用課下時間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人性化的教學計劃,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尋找到提升自身寫作能力的方法。
寫作素材的積累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學生能夠在素材積累的過程中品位人生百態(tài),文筆也會因此更為成熟,文章內涵也會更加深刻。同時,長期的練筆也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加廣闊的創(chuàng)作思路。因此,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定期布置練筆作業(yè),讓學生將日常生活中的感人事件記錄下來,也可以讓學生寫讀書感悟等,這樣,學生的寫作素材才會日漸豐富,對事物的認識才會更加深刻,寫出的作文內容才會更加豐滿。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一周之內印象較為深刻的事物進行詳細描繪,之后,要為學生寫下中肯的批注,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和閃光點。在這種作業(yè)的影響下,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有質的飛躍。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整體寫作水平的提升。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任務較為繁雜,教師所擁有的有效教學時間也很短。而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實現的,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人生閱歷及感悟,并掌握一定的寫作技能。因此,很多教師為了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而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沒有及時帶領學生掌握必要的寫作技能,導致學生在面對各種新穎寫作題材的時候無法快速產生寫作靈感,也無法將平時積累的素材靈活運用于寫作中。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寫作缺乏邏輯性,文辭也沒有經過精雕細琢,難以在眾多的作品中脫穎而出。針對這種現狀,語文教師必須要意識到寫作技能傳授的重要性,并將寫作技巧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逐漸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并學會獨立自主地進行創(chuàng)作。以狀物為例,學生在進行創(chuàng)作前,可以先將自己想要描寫的對象寫在一張白紙的中間,并將此事物的特征作為分支羅列出來,隨后再將每個能夠體現事物特征的具體事件概括出來,寫在每個分支的后面。思維導圖繪制到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候,學生已經能夠明確自己的寫作內容,接下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每一部分能夠利用到的修辭手法寫在每個分支的最下面。根據思維導圖創(chuàng)作出的作文會富有嚴謹的邏輯性,并且不會出現跑題的情況。在考場中,學生也可以運用這種方式列寫作提綱,從而有條不紊地完成作文。
寫作不僅能夠較為全面地體現一個人的文學修養(yǎng)以及文字運用功底,還能夠將一個人的思想感情具體、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寫作是心靈層面的表達,是情感和思想的釋放與外化。因此,寫作不僅要注重技巧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寫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文字中,這樣寫出的作品才是富有思想和靈魂的。所以,高中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將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切忌僅注重技巧的傳授,而遺忘了寫作最重要的內涵。因此,教師應該及時進行教學理念的反思,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激發(fā)學生內心最熾熱和真摯的感情,幫助學生創(chuàng)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比如,當學生寫愛國主題方面的作文時,教師便可以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由于身處和平年代,很多高中生并不能深刻理解先烈艱苦奮斗,浴血奮戰(zhàn)的深刻含義。因此,教師需要先在網上搜尋抗日題材相關的影視資料,并在課堂中播放給學生觀看。只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感官刺激,學生才能如臨其境,切身感受到民族的頑強以及祖國的偉大。這樣,學生進行文字創(chuàng)作的時候,思路會更為開闊,情感會更為豐沛;作品才能打動人心,寫作的核心內涵才得以充分展現。同時,學生也能夠因此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學生的思想也能夠快速成熟起來。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認識寫作的重要含義,并引導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素材的積累,學習和熟練運用寫作技巧和方法,這樣,學生在面對各種寫作題目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寫出文采斐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