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
一個人能干與否,從小處可以看出。能干的人,請他做事無不響應(yīng):“OK、OK!”“沒有問題!”能力弱的人,要他做事都是“這個不行”“這個時候不對”“這個地方不能”,所有的理由無非都是為了“拒絕”。一個承諾,一個拒絕,能力由此可以見得。
一個杰出、有作為的人,不論身在何處都有人緣,因為他們從不斷然拒絕他人,不會推三阻四,滿口理由。因此,我常教育徒眾,拒絕是殘忍的,輕易拒絕他人是不智之舉,貿(mào)然的拒絕是不經(jīng)思考,悍然拒絕更是沒有道理。
有徒眾反映:“有些事情實在不容易做到,不得不拒絕。比方說,對方?jīng)]有能力,我如何為他找工作呢?如果承擔(dān)下來,別人也會責(zé)怪我呀。”
我說:“你說的有理,但是拒絕他人不應(yīng)讓對方覺得難堪,拒絕也要有替代的方案。好比,某人要來找工作,雖然沒有工作適合他,也可以建議他到另一個單位,或是做短期的幫忙。某人沒有錢要住宿,可以先請他用餐,吃飽以后再說。要有一個緩沖的時間,縱使無法達到對方的愿望與目的,也該給予關(guān)懷,保住對方的面子。拒絕要有代替?!?/p>
拒絕要有代替,才是有情有義人。拒絕的語言更應(yīng)該多加琢磨,要委婉告訴對方“這個事情很好,我來考慮考慮”“這個事情很有意義,我來跟什么人替你研究研究”“這個事情我?guī)滋熘畠?nèi)給你答復(fù)”等等,在語言上轉(zhuǎn)化一下,柔軟一點,就算是拒絕,也讓對方?jīng)]有心理負(fù)擔(dān),有拒絕也有代替,才能皆大歡喜。
(六月的雨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蘋果上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