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謙詞與敬詞例話
我國一向被世人稱作“禮儀之邦”。而語言中的謙詞與敬詞,就是一種體現(xiàn)。謙詞是對自己的稱呼或稱呼自己一方的人或事物;而敬詞是對對方的稱呼,或稱呼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人或事物。
例一、令尊與家父
前幾年《藝術(shù)人生》特別節(jié)目《恰同學(xué)少年》中,主持人朱軍請上毛岸青之子毛新宇,上臺講述其爺爺奶奶的往事。毛新宇剛一落座,朱軍就語氣沉痛地說:“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過世表示哀悼?!睂Υ?,網(wǎng)上一片嘩然??捎腥诉€替朱軍辯護說:“其實朱軍要在‘家父’前面加上‘你的’就沒錯了?!?/p>
這使我感到非常羞愧,因為我似乎覺得人們不是在批評朱軍及其辯護者,而是在嘲笑我們語文老師:都是你們教出來的好學(xué)生呀!
于是,我得講講“令尊”與“家父”的用法。尊稱別人的父親絕不能說“家父”,而要說“令尊”,并且“令尊”前不能再加“你的”或“您的”;謙稱自己的父親通常說“家父”,還有“家尊”“家君”“家嚴(yán)”等,同樣,它們的前面也不能再加“我的”。面對毛新宇,朱軍不能稱毛岸青為“家父”,因為毛岸青是毛新宇的父親,而不是朱軍的父親;朱軍應(yīng)該說:“……首先,向令尊的過世表示哀悼?!?/p>
如果稱別人的母親,就要說“令堂”,稱自己的母親則應(yīng)說“家母”“家慈”等。
再延伸一下,大凡含有“令”字的稱呼,一般用于對方的親屬;因為“令”在這里是美好的意思。如:令郎、令子,是稱呼對方的兒子;令愛或令嬡,是稱呼對方的女兒等。而含有“家”字的稱呼,則是用于自己的親屬。如:家兄,家姊,家叔等。
如果,不懂古代的這些稱呼,那就干脆用現(xiàn)代通常用的詞語,以免造成笑話。
例二、斧正與雅正
斧正,是請人修改文章的敬詞,意思是說,對方動筆為你修改,就如同巧匠揮動斧頭把你的不妥之處去掉,能使原稿生色。斧正源于《莊子·徐無鬼》一則寓言。
文章中寫道:楚國郢都有一個名叫石的巧匠,他在人的鼻尖抹一層白粉,然后他揮動手中的“斤”(橫刃斧頭),頓時把白粉削去,而鼻子絲毫無損。后來就用“斧正”這個詞比喻請人修改詩文,就是暗中夸獎對方有匠石那樣的高超技藝。
雅正,也是贈人書畫等作品時常用的一個敬詞,意思是認(rèn)為對方高雅,請其指正。
可有人不了解這些詞的用法,于是在別人求助時卻說:“我一定會竭力為你斧正!”
例三、惠存與惠贈
惠存,這是個謙詞,意思是希望對方收到你所贈的書畫等作品后,能存起來。惠,這里是指給人以好處。
惠贈,卻是個敬詞,用于稱對方對自己的贈送。指對方贈你書畫或其他禮物,你表示謝意時說的客氣話。如:“這是閣下惠贈之著作,我認(rèn)真讀了幾遍,受益匪淺?!?/p>
可有人不懂使用含有“惠”字詞語的用法,往往出錯。如:“小小禮物惠贈老師,不成敬意,還望笑納!”其中“笑納”用得很好,可惜“惠贈”用錯了。再如:“所贈大作,已收到,定當(dāng)拜后惠存的。”其中“大作”與“拜讀”用對了,“惠存”卻用錯了。
例四、垂聽與聆聽
垂,在古漢語中有多種含義,這里指的是“伏”或“俯”的意思。含有“垂”字的詞語,是指表示對下級或晚輩的愛護。
“垂聽”是個敬詞,表示對方聽你說話時用的詞語。表示對方關(guān)注或者照顧你時,往往用帶有“垂”字的詞語。如“垂青”,表示對方看重你;“垂問”“垂詢”,表示對方有事問你。
“聆聽”也是一個敬詞,但不是指對方聽你講話,而是指你聽對方講話。如:“今天,我在禮堂后排,認(rèn)真聆聽了您的講座?!?/p>
下面三句話中的“聆聽”“垂聽”都用錯了,試改正之。
1.今天見到您很高興,尤其感謝您聆聽我的講座。
2.老師的課講得比以前更加精彩,我們幾個在下面洗耳垂聽時,都感到如坐春風(fēng)。
3.我的演講受到歡迎,聆聽的師生大約有一百多人。
例五、左右與足下
若干年前,報上公開發(fā)表了毛澤東同志寫給宋慶齡的一封信。信的開頭用了“宋慶齡先生左右”這樣的敬稱。當(dāng)時,有學(xué)生問我:“老師,毛主席這封信是寫給誰的?”我告訴他,是寫給宋慶齡的。他聽了,說道:“可有人說是寫給孫中山的,因為宋慶齡的先生是孫中山?!蔽夜室鈫柕溃骸澳恰笥摇衷趺凑f呀?”學(xué)生答道:“他說,大概是不好直接寄給孫中山先生,請孫中山先生的手下人轉(zhuǎn)交的吧?”于是,我給他講了“先生”與“左右”在信中的含義:這兩個詞,都是對對方(收信人)的尊稱。
足下,也是一個敬詞,稱呼對方時,其含義與先生、左右相同。
這里講一個典故: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避難外逃時,有一次想吃肉,他的一個叫介之推的隨從,便偷偷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煮熟后送給他吃。后來重耳回到晉國當(dāng)了國君,史稱晉文公??伤o當(dāng)年隨從者封官加爵時,竟忘了介之推。后來,他得知介之推已隨同母親躲到一座山中去了,就急忙派人搜山尋找。但多次不見人影。于是他就用放火燒山的辦法 “逼”介之推出來。最后發(fā)現(xiàn),介之推抱著一棵大樹的樹干燒焦了。晉文公十分悲痛,便用介之推所抱樹干做成一雙鞋,以此來表示對恩人的悼念之情。他常俯視其鞋曰:“悲乎,足下!”(見南朝·宋·劉敬叔所寫 《異苑》)
二、近義詞例釋
例一、暴發(fā)與爆發(fā)
下面是兩個病句,因為“暴發(fā)”“爆發(fā)”都用錯了。
1.戰(zhàn)爭終于暴發(fā)了。
2.這一帶自然環(huán)境不好,經(jīng)常爆發(fā)山洪。
暴發(fā)這個詞表示突然而猛烈的動作,適用范圍較窄。常用于洪水,有時指突然興起,又指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瓮蝗话l(fā)財??傊@個詞,在強調(diào)突然。
爆發(fā)這個詞,本義是彈藥爆炸,所以,雖然不排除突然之意,但卻更強調(diào)猛烈的意思;它的使用范圍較廣??捎糜诨鹕?、戰(zhàn)爭、革命、斗爭、起義、運動、喊聲、掌聲等。
下面的話摘自魯迅的《所謂“國學(xué)”》,請讀者想想,橫線上應(yīng)填哪個詞?
“現(xiàn)在___的‘國學(xué)家’之所謂‘國學(xué)’是什么?”(提示:指突然興起)
例二、廝打與撕打
廝,在“廝打”這個詞中是“互相”的意思。所以,廝打就是指互相扭打。
撕,當(dāng)撕扯講;撕打就是撕扯著打。
說說下面句子中的“廝打”是否用得正確:
他們倆各不相讓,就在校門口互相廝打起來。(提示:廝,就是互相的意思)
例三、入駐與入住
入駐這個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沒有收錄,但在媒體中經(jīng)??吹?。
入駐,主要指團體性的占領(lǐng)或者包圍某區(qū)域的集體政治行為。即某個團體按照一定的政策使某個區(qū)域成為自己的活動或經(jīng)營的范圍。
入住,就是住進去;凡是表示住到某一個處所,都可以用入住這個詞;有時特指房屋建筑完工并交付使用后,房屋業(yè)主住進新住宅。
下面都是正確的例句,請讀者體會。
1.2010年3月30日,人民日報社江蘇分社入駐徐莊軟件產(chǎn)業(yè)基地簽約儀式在獅王山莊隆重舉行。
2.我們?nèi)胱∑渲?,耳濡目染,無不是濃濃的文化馨香氣息。
3.中關(guān)村這個地方人滿為患、車滿為患,許多商家考慮,是否入駐其中。
例四、包含與包涵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認(rèn)為“包含”就是“里邊含有”的意思;認(rèn)為“包涵”就是“客氣話,請人原諒”的意思。表示“里邊含有”的意思時,多用“包含”(有時也寫作“包涵”或“包函”),而表示“請人原諒”的意思時,則絕不能用“包含”,只能用“包涵”。
例五、致哀與志哀
致,是送達或表示的意思;而志(其實是“誌”字的簡化),則是記住或銘記的意思。所以,用志哀,比用致哀表達的意思更莊重,更深沉。另外,致哀所悼念的對象是確定的,而志哀所哀悼的對象是不確定的。凡是用下半旗、鳴笛、敬獻花籃、擺放蠟燭、書寫或朗誦詩文等方式表示哀悼的,就要用“志哀”這個詞。如:
1.今天上午,我們?nèi)嗤瑢W(xué)到烈士紀(jì)念碑前,向烈士致哀。
2.1941年1月4日,蔣介石策劃并發(fā)動了“皖南事變”,當(dāng)時周恩來曾經(jīng)在《新華日報》題詞:“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
作者簡介:李淑章,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普通話測試和規(guī)范漢字工作視導(dǎo)員,內(nèi)蒙古漢語言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內(nèi)蒙古國學(xué)研究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編輯:徐 "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