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強(濟南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山東濟南 250002)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币浞职l(fā)揮思政課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關鍵課程作用,推進思政課守正創(chuàng)新,讓思政課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必須抓好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從2016 年6月起,濟南市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組建了首屆青年骨干教師研修班,學員共37人,遍布各市直屬學校和區(qū)縣學校,歷時三年,研修班于2019年6月順利結業(yè)。幾年來,我們以青年骨干教師研修班為載體,搭建青年教師成長的廣闊平臺,全面提升青年思政課教師素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讀書,讀書,再讀書!——這是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這個品質所要求的。要讀書,要如饑似渴地讀書,把讀書作為精神的第一需要。”讀書讓青年教師的精神和氣質得到不斷熏陶,智慧和思維受到更多啟迪,思想和理念得以持續(xù)提升。
1.發(fā)布青年教師閱讀書目。青研班每學年發(fā)布由學科指導教師團隊推薦的閱讀書目,供學員和其他青年教師選擇閱讀。指導教師團隊推薦的書目主要有四類:第一類是中外教育家的著作,如陶行知的《教育的真諦》、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佐藤學的《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等;第二類是教育教學專家的著作,如李希貴的《學生第二》、肖川的《作為理想主義的教師》、余文森的《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吳非的《致青年教師》等;第三類是專業(yè)素養(yǎng)方面的著作,如劉敬東、張玲玲的《〈實踐論〉〈矛盾論〉導讀》、胡興松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孟祥萍的《追尋智慧——思想政治課智慧教學探索與實踐》等;第四類是文學類著作,如王蒙的《這邊風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畢淑敏的《讓人生慢慢完美》等。閱讀中外教育家和教育教學專家的著作,是要學習教育家或教育教學專家的教育思想,更新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堅定他們的教育信仰;閱讀專業(yè)素養(yǎng)方面的著作,可以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拓寬他們的教學視野;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可以豐富青年教師的精神世界,提升他們的人生境界。
2.舉辦青年教師讀書沙龍。推薦閱讀書目是第一步,怎樣才能把青年教師讀書的事情落到實處呢?我們要求青研班學員在指導教師團隊列出的閱讀書目中,每學期至少必讀一本書,寫出至少2000 字的讀書心得發(fā)布到自己的博客上;再就是定期舉行青年教師讀書沙龍,以區(qū)域或小組為單位,大家匯報交流讀書心得。青研班學員、濟南三中的苗會老師談到,通過閱讀于漪老師的《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懂得了“你在學生面前呈現(xiàn)的是全部的人格,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現(xiàn)著你是誰,學生也在依此判斷著你”。所以,一位好教師,既要有學術素養(yǎng),更要有人格力量。青研班學員、長清一中的孫振老師談到,閱讀了魏勇老師的《怎樣上課,學生才喜歡》這本書,明確了要像魏勇老師一樣站在學生的立場去看待和思考問題,讓他們更喜歡上我的課。我們還把一些學員的優(yōu)秀讀書心得推薦到《濟南教育》發(fā)表,給青年教師以莫大激勵。
青年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家的專業(yè)引領。專家對教育理想的追求、專家的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可以喚醒青年教師對教師職業(yè)的尊嚴感、幸福感,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改變他們的行為方式。
1.專家的理念和實踐推動教師教學行為變革。幾年來,我們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積極搭建青年教師專業(yè)引領的平臺。圍繞新教材新高考的實施、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等主題,我們邀請上海、北京、廣東、浙江、陜西等地的專家名師來為青年教師作專題報告或舉行示范課;我們也請省內(nèi)、市內(nèi)的專家名師為青年教師作專題報告或舉行示范課。專家名師多種形式的引領,給青年教師注入了專業(yè)成長的催化劑。青研班學員、濟南中學李閏立老師執(zhí)教的“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一課,被評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省級“特色示范課堂”。李老師說,進入青研班后,參加的各種教研活動給我的課堂教學增強了底氣,帶來了變化,執(zhí)教這節(jié)課,我嘗試將教學過程分為“感悟改革開放,探究社會生活本質—回顧改革歷程,揭示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社會歷史發(fā)展”三個環(huán)節(jié),從安徽鳳陽的小崗村的“大包干”到今天的農(nóng)村“三權分置”,讓學生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2.教學視導側重對青年教師的個別指導。在平時的教學視導中,每到一所學校,學科教研員都要重點關注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專業(yè)成長狀況,在與他們的平等交流研討中,既能學習推廣他們的一些新做法,也能對他們教學中的一些不足提出改進建議。這些,都有利于促進他們的專業(yè)成長。
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靠實踐性知識保障的,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關鍵在于實踐性知識的不斷豐富和實踐智慧的不斷提升。我們積極為青年教師搭建提高課堂教學技能的平臺,讓他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成長。
1.舉辦青年教師課堂展示活動。我們多次組織青研班學員舉行同課異構公開課,讓更多的青年教師融入公開性交流之中,在對自己教學的審視和反思過程中不斷成長。在每一次上完公開課之后,都讓授課教師進行磨課匯報,匯報他們在個人備課環(huán)節(jié)的最初構思,以及學校教研組老師在研討中提出的改進建議,還有對個人備課中得與失的深入反思。再讓學科名師對青年教師的展示課進行點評,既肯定他們教學的亮點,增強他們的信心,又指出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進一步改進的建議。不同觀點、不同思想在相互碰撞、相互質疑中得到梳理和升華,從而實現(xiàn)實踐性知識的外化、交流與重建。青年教師們反映,每一次的挑戰(zhàn),每一次的收獲,都是一種漸變,一種成長,樂在其中,收獲在其中。
2.大膽起用青年教師承擔艱巨任務。一是讓青年教師成為名師送教送學的主力軍。部分薄弱學校需要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為了加快青年教師成長,我們讓他們承擔名師送教送學的主要任務,給他們壓擔子,鼓勵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使他們行走于能力極限的邊緣。這樣,學科名師送教送學活動成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試驗場、青年教師成長的新平臺。二是讓青年教師成為新教材試教試用的中堅力量。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我市被教育部教材局和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確定為普通高中統(tǒng)編思想政治教材試教試用地區(qū),選定濟南一中和濟南市章丘五中作為試教試用學校,這次參與試教試用的教師全部是青年教師,其中有青研班學員兩位,他們敢想敢干,勇于探索,出色地完成了新教材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的試教試用任務。
三年來,僅青研班學員中,就有1 位老師的課例獲得山東省優(yōu)秀課例展示一等獎,5位老師的課例被評為山東省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特色示范課堂”,3位老師的課例被評為部級優(yōu)課,7位老師的課例被評為省級優(yōu)課。
有人說,教師的幸福來自研究,當教師的學習、反思已成習慣時,當教師把研究作為他的工作方式時,教師就會經(jīng)常體驗到自我發(fā)展、自我超越、自我實現(xiàn)的人生價值的快樂。研究不僅是積累經(jīng)驗的一種方式,更是促進青年教師勤于閱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堅持用寫作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保持思維的敏銳性,才能更好地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青年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研究,是不斷超越自己的體現(xiàn),也是提升職業(yè)幸福感的必由之路。我們積極搭建青年教師從事教科研的平臺,引導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走上教科研之路,欣賞教科研之美,享受教科研之樂。
1.舉辦學科教科研論壇。我們覺得,青年教師記錄下自己所遇到的教育現(xiàn)象,寫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感受和體驗,整理并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悟,這就是對教育的研究。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學科的教科研論壇,青年教師對于教學的新思考,他們外出學習的體會,都可以在教科研論壇上進行交流,他們的發(fā)言不乏真知灼見。青年教師用自己的經(jīng)歷和成果證明,教科研不僅僅是大學教師和研究人員的事情,一線教師也同樣可以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并取得成績。作為一線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更明白教學過程中的疑難困惑,這些都為他們從事教科研工作提供了寶貴的源頭活水。
2.搭建多種成果展示平臺。我們將青年教師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和教學論文、課題研究成果及時發(fā)布在OA辦公系統(tǒng)、學科QQ群、微信群里,供全市思政課教師學習參考,既完善了學科教學資源庫,推進了全市學科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也促進了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大幅提升。幾年來,僅青研班學員中,就有16位老師的教學論文陸續(xù)發(fā)表在《濟南教育》上,有的老師還發(fā)表多篇;還有4位老師的教學論文發(fā)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有5位老師參與了省級課題研究,有7位老師主持了市級課題研究,有15位老師主持了校本課題研究,都順利結題。
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關乎學科教學的質量,關乎學科發(fā)展的未來。我們通過搭建青年教師成長的讀書平臺、專業(yè)引領平臺、提高教學技能平臺和教科研平臺,引導帶動全市學科青年教師形成了靜心讀書的風氣,深入研究的風氣,勇于創(chuàng)新的風氣。廣大青年教師燃燒著青春之火,心中堅守那一份執(zhí)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F(xiàn)在第二屆全市學科青年骨干教師研修班已組建完畢,我們整裝再出發(fā),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我們將始終保持奮斗者的姿態(tài)和干勁,書寫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