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林/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qū)農業(yè)農村局胥各莊動物防疫站 063300
在家禽養(yǎng)殖過程中,呼吸道疾病是較為多見的疾病之一,一般情況下均是因為感染了致病菌、病毒以及支原體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導致的。這種疾病有著非常高的發(fā)病率,各個階段的雞都會感染此病。同時,雞的呼吸道疾病還會導致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所以,要想控制此類疾病,就需要找到正確的發(fā)病原因,并通過科學有效方法進行治療。
在家禽養(yǎng)殖過程中,存在著很多不良因素都會造成雞免疫力的降低。比如,養(yǎng)殖管理太過粗放,雞舍建設較為簡陋,雞飼料簡單,操作工具隨意亂放、亂用;沒能按照規(guī)定時間清掃雞舍導致致病菌孳生;未重視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消毒作業(yè)僅僅只是形式;病死雞及雞糞未實行無害化處理等。這些都會導致雞群發(fā)生呼吸道疾病[1]。
1.1 雞舍通風及保暖不良在家禽養(yǎng)殖過程中,很多農戶為了節(jié)約生產成本,在建設雞舍的過程并未進行合理的設計,尤其是在冬春兩節(jié),為了保暖會使用塑料薄膜對雞舍進行封閉,由于雞舍封閉,通風不暢,從而導致舍內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嚴重超標。而對于開放雞舍,雖然使用了防寒措施,然而依舊不能保障雞的取暖,導致雞群不斷遭受寒冷的刺激,從而對雞的呼吸系統(tǒng)黏膜造成了極大的損傷。
1.2 飼料過于單一在進行養(yǎng)殖時,飼料的配置不合理或飼料的粉碎不均勻,甚至將發(fā)霉變質的飼料或存放時間過長的飼料來飼喂雞,從而造成飼料營養(yǎng)缺乏或毒素的出現。長時間投喂這些飼料,會嚴重損害雞的機體免疫能力從而導致呼吸道疾病的出現。
1.3 缺乏完善的防疫體系由于缺乏完善的防疫體系,會導致免疫防治的失敗,或預防方案的不合理,最終引起雞的機體免疫能力降低,從而引發(fā)呼吸道疾病的產生。
1.4 致病菌等感染在養(yǎng)殖時,呼吸道疾病主要由支原體及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所引起。而對于病毒方面的感染,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等都會表示出明顯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癥狀。
依據雞的實際病情,可酌情使用下列處方:
2.1 采用80~100萬IU青霉素,50~100萬IU硫酸鏈霉素,注射5~8mL,每天2次,連續(xù)給藥5d左右。2.2 采用80~100萬IU青霉素,通過氨基比林進行稀釋,肌注使用。土霉素等抗生素藥物均有療效。
2.3 注射20%磺胺嘧啶鈉注射液,每天2次,連續(xù)使用3d。
2.4 注射5mL左右的復方磺胺五甲氧嘧啶,每日2次,連續(xù)給藥5d。并且進行樟腦磺酸鈉、VC肌注給藥[2]。
2.5 肌肉注射80萬IU的氨芐青霉素及5mg左右的地塞米松,每日1次,連續(xù)給藥3d。
3.1 方劑一荊芥穗、薄荷、桑葉、杏仁、桔梗、菊花、甘草10g,雙花、連翹15g,藥汁煎至500mL,每日內服一劑,連續(xù)服藥3劑。
3.2 方劑二麻黃、黃連5g,杏仁、黃芩、甘草、麥冬、知母、牛蒡子10g,連翹、元參15g,生石膏、金銀花30g,藥汁煎至800mL,內服一次。
3.3 方劑三夏枯草、敗醬草、紫花地丁、忍冬花藤、大青葉15g,煎服。
3.4 方劑四梔子、白芍、桑白皮、款冬、陳皮10g,黃芩、桔梗、枯礬、甘草15g,天冬、瓜蔞各10g,煎服[3]。
對于雞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工作,首先必須加大對于雞,尤其是仔雞的養(yǎng)殖管理,飼料要在合理范圍內調整,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從而實現雞免疫力的提高。清潔衛(wèi)生及防寒相配合,防止雞出現感冒的情況。若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運輸,必須要保證運輸過程中不過于疲勞。在對病雞進行灌藥時,必須將雞進行保定,避免灌嗆的出現。
綜上所綜,雞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與多方面的因素有著緊密的聯系,因而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對病雞注射抗生素,抑制致病菌的生長,并輔佐中藥治療,從而增加藥效及雞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