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榮
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那么,什么樣的校長才是好校長呢?原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認為是講政治的教育家,馬云認為是有遠見、格局和擔當?shù)男iL,也有人說校長應該有定力、有情懷、有韌性、有胸懷。我個人體會,這些都應該是好校長的追求,但要成為一名基本稱職的校長,必須加強以下這樣一些校長角色的基礎性修煉。
高舉旗幟的風向標
做什么事,方向感最重要。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實現(xiàn)什么樣的目標,這是校長的首要任務。按照“四個服從(個人服從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組織原則和“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的要求,校長首先應該是舉旗定向的指南針。戰(zhàn)爭年代,毛主席說:“軍隊向前進,生產(chǎn)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彼哉f,校長的執(zhí)行力首先應該具有方向意識和服從力,其次才是感悟力、創(chuàng)新力、決策力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立德樹人關系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關系國家前途命運。必須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还苁裁磿r候,為黨育人的初心不能忘,為國育才的立場不能改。”因此,所有校長都應該
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致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培養(yǎng)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文化建設的主心骨
學校文化建設內涵豐富、意義重大。堅持什么樣的教育哲學,確立什么樣的辦學理念,形成什么樣的教育樣態(tài),構建什么樣的人際關系,都是學校文化的范疇,也都是校長的主要職責。當然“主心骨”不是唱“獨角戲”,而是要發(fā)揮領頭人的作用,帶領和組織大家勠力同心,群策群力。作為一所百年名校,我們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中學在挖掘和傳承學校悠久文化的基礎上,確立了“朝向卓越的方向”的辦學理念、“遜志時敏”的校訓、“再進”的辦學追求和“心地友善、智慧靈動、青春勃發(fā)、情感豐沛、勇?lián)熑巍钡挠四繕?從學生、教師、校長、家校關系等多個維度提出明確要求,致力辦一所氣象萬千的新時代高中。另外,我們還致力于營造朗潤、滋潤、濕潤、溫潤的小環(huán)境,力求使泰州二中成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樂土,讓教師們在這里充滿安全感、歸屬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爭先進位的帶頭人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有什么樣的帶頭人,就會帶出一個什么樣的團隊。為什么電視劇《亮劍》中的李云龍,每到一處,就會帶出一支嗷嗷叫的團隊?因為李云龍身上具備了中國軍人的亮劍精神。校長應該像李云龍那樣,敢當?shù)谝?,永不服輸。如果校長就是一碗溫吞水,不敢跟高的比,不敢跟兇的爭,這所學校一定不會出類拔萃,就一定會是“二不溜秋”,甚至是“永遠的落后分子”。爭先進位一定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團隊的事情,應該建立爭先進位的機制,應該“千斤重擔大家挑”。
多謀善斷的智多星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薄爸\定而后動,則事半而功倍”。五育并舉、師生共同發(fā)展等都是普適性的要求。每一所學校應該根據(jù)自身的基礎、優(yōu)勢確定本校的工作抓手和活動載體。近年來,我校根據(jù)學校搬遷的實際,策劃的“秀出東南”搬遷課程和新校區(qū)啟用暨注鼎儀式,開展的“紅樓夢節(jié)”“家長節(jié)”等活動,都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思索和謀劃,這些活動,有創(chuàng)新點,牽引力強,綱舉目張,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產(chǎn)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
總結反思的筆桿子
毛澤東曾說 ,干革命不僅要學會使用槍桿子 ,還要學會使用筆桿子;他還說共產(chǎn)黨就是靠總結經(jīng)驗吃飯的。在 1948年 1月 7日的《關于建立報告制度》中,毛主席明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書記負責(自己動手,不要秘書代勞),每兩個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鄧小平也說 ,開會是一種領導方法 ,但到會的人總是少數(shù) ;個別談話也是一種領導方法 ,但只能是“個別”。實現(xiàn)領導最廣泛的方法是用筆桿子。用筆寫出來傳播就廣 ,而且經(jīng)過寫 ,思想就提煉了 ,比較周密。不懂得用筆桿子 ,這個領導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同樣,校長也應該成為總結反思的筆桿子??偨Y經(jīng)驗實際上就是反思,就是系統(tǒng)化、條理化、理性化。筆者去年撰寫的《校長應帶頭上好“思政課”》被幾家刊物采用,這篇文章既是工作的總結,其實也是一種工作的思路。根據(jù)這樣的思路做工作,在工作中再提升,對提升了的工作再總結,工作層次就會螺旋式上升。
博采眾長的學習者
學習力是一切能力之母,是校長的“元能力”,也可說是校長的“元修煉”。校長應學習的內容很多,最基礎的學習應該是習近平教育思想、黨的教育方針、上級教育部門的文件精神、會議精神以及海內外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經(jīng)驗等。校長的學習要常態(tài)化、生活化、工作化,要把平常的工作當作課題來研究,帶著問題去學習、去借鑒、去思索、去創(chuàng)新。
(泰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