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高宇下班后,邊吃晚飯邊看電視,《新聞聯播》里正在報道脫貧攻堅。
老媽聽著新聞,不禁嘆氣:“國家大事是脫貧,咱家大事是脫單”。一句話,把高宇說得沒了食欲,一賭氣,飯也不吃就回屋了。
高宇今年36歲,是沈陽一家企業(yè)的中層干部,工作上順風順水,個人問題卻總是碰壁,眼看著奔四,老媽始終沒看到兒媳婦的影兒,更別提抱孫子了。
高宇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相了幾次親,均以“再見”告終,有一次還被遠房親戚給坑了。親戚的介紹詞中,對方姑娘是名牌大學畢業(yè)的名企中層管理者,沒談過對象,實際情況是二婚帶娃,初中畢業(yè)無工作。后來,高宇又在某相親網上遇到了“照騙+婚托”……
幾番“打擊”之后,高宇對相親高掛“免戰(zhàn)牌”,任憑老媽碎碎念。
其實,表面上不說,高宇心里也急,但越是急就越擔心再“受傷”,原本伸出的手好幾次都本能地縮回。
改變來自工會的一次交友活動。
高宇收到了企業(yè)工會發(fā)來的信息,邀他參加工會舉辦的交友活動。高宇的第一反應是半信半疑,信的是工會二字,畢竟平日里工會在他的心中很有位置,搞文藝活動,送清涼送溫暖,逢年過節(jié)發(fā)福利,給人踏實感。疑的是,工會怎么也搞起相親這種事?
工會主席一句話打消了高宇的疑慮:工會怎么就不能搞?你連“娘家人”都不信了?之后,高宇又得到信息,因為疫情,這次活動是“云”相親,通過網上視頻連線,與對方一對一溝通交流,這讓原本見面就緊張的高宇,又增添了一份信心,他決定參加活動。
由工會舉辦的“七夕初會 讓愛遼緣”七夕云視頻交友活動如期舉辦。高宇坐在電腦前,在工會工作人員的牽線搭橋后,他開始與一位女士在網上聊起來,老媽躲在攝像頭后面,打手勢進行指點。
活動結束了,老媽追問:咋樣?高宇有些不耐煩:你要是不指點,女方對我印象會更好。
接下來的故事是,高宇同女士牽上了手,又是吃飯又是看電影,開啟了熱戀模式;老媽又是算星座又是測八字,“準婆婆”身份同步上線。
高宇的甜蜜指數很高,工會的忙碌指數更高。其實短短兩天內,工會共舉辦了4場七夕云視頻交友活動,210余家單位,509名單身男女職工在線相聚,通過個人展示、游戲互動、直播連線等方式,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尋找另一半,有50余對單身職工在活動中牽手,愿意進一步相處。
“云相親”贏得廣泛好評,大家眾口一詞:不拘束,很放松,易交流,好溝通。
疫情期間,遼寧省內各市級工會紛紛將單身職工聯誼交友活動“搬”到網上,忙碌并幸福著的工會紅娘表示,希望更多的高宇通過云端,轉角遇到愛。
一段時間以來,面對單身職工“脫單”問題,遼寧工會廣泛搭建單身職工交友聯誼平臺,一場場形式多樣、活動豐富的職工聯誼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職工參與,深受廣大單身青年職工和社會各界的歡迎和好評,成了工會組織服務職工的品牌工作。
當代婚戀交友,已經衍生成為一個社會課題。
國家民政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單身人口已經達到2.4億,并且,年輕單身群體數量龐大。當單身成為普遍現象時,相親便不再只是大齡單身男女的選擇,它甚至成為低齡人群尋找情感寄托的重要方式。
一份單身相親調查報告指出,從年齡來看,四成95后已經有了相親經歷,部分00后開始“預見”單身危機,早早開啟相親節(jié)奏。過去,是被“剩下”才去相親,現在,是為了不被“剩下”才去相親。擇偶動機的轉變,使相親成為青年交友新形態(tài)。
市場最先嗅到商機,大批婚戀中心、交友平臺競相搶灘,一時間泥沙俱下,一些以盈利為目的的婚戀交友平臺,不可避免地存在“婚托”“騙婚”、高額會員費等陷阱,讓眾多單身人士霧里看花,真假難辨。
這些機構之所以魚龍混雜,問題頻出,一方面是監(jiān)管出現盲區(qū),另一方面是公益性、專業(yè)性、規(guī)范化的婚戀平臺缺位。對于工會而言,助力解決廣大青年單身職工的婚戀問題,通過自身的組織優(yōu)勢和口碑信譽,幫助青年職工走上正確的婚戀軌道,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時間和空間都恰到好處。
2018年,在《遼寧省總工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服務振興發(fā)展服務職工群眾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更是直接點題:采取舉辦鵲橋會、搭建交友平臺、發(fā)展紅娘志愿者隊伍等形式,為解決單身職工婚戀問題提供多樣化服務。
服務職工婚戀的節(jié)奏一旦啟動,各級工會的腳步便迅疾而來。丹東市總工會不僅將堅持多年的工會鵲橋會,打造成工會品牌項目,還在基層職工中發(fā)展“職工紅娘”,目前總數已達124人。大連市總工會通過舉辦愛情學院,幫助單身職工解決交友中遇到的各種困惑,拓展了服務內容。即使在疫情期間,需求只增不減,工會不能舉辦線下活動,就將婚戀交友活動平移到線上,開啟“云相親”模式,參與者仍絡繹不絕。
2018年“5·12”相識,2019年“5·21”結婚,這是楊冬冬、馬杰夫妻二人時刻掛在嘴邊的幸福數字,二人從相識相戀到步入婚姻殿堂,是阜新市總工會全方位打造單身職工婚戀平臺的善果。
楊冬冬是保險公司員工,馬杰是阜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護士,二人相識于阜新市總工會于2018年舉辦的單身青年職工聯誼鵲橋會。會上,市總工作人員充當紅娘,讓靦腆的楊冬冬大聲說出了對馬杰的愛慕。會后,工會紅娘又為二人牽線搭橋,通過微信、QQ等網絡平臺讓二人充分交流。鬧了不愉快,工會紅娘幫忙調解;感情進一步升溫,工會紅娘送上點贊。一年后,二人終于喜結連理。其間,二人還曾在阜新市總工會舉行的另一場鵲橋會上,手牽手步入會場,作為牽手成功的情侶代表,為現場單身青年職工送上祝福和寄語。
搭建交友平臺、疏通溝通機制、進行婚戀引導……阜新市總工會通過打造全方位服務單身職工婚戀交友模式,總結出一套完整的職工婚戀運作機制。
在撫順,兩年前高馨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成立,讓職工婚戀服務步入一個全新階段。
高馨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是遼寧工會系統(tǒng)第一家以勞模名字命名的專門從事婚戀服務的工作室。高馨是中國銀行撫順分行職工,個人義務從事婚介工作30多年,2014年被評為撫順市勞動模范。兩年前,撫順市總工會賦予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新功能,通過成立高馨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打磨職工婚戀交友服務的機制和常態(tài),使職工婚戀交友服務成為工會服務職工群眾的有機組成部分。
“撫順市總工會職工婚戀服務中心”的成立,構成了撫順市總工會職工婚戀服務的完整鏈條。職工婚戀服務中心由市總工會女工部統(tǒng)一領導,下設基層紅娘工作室、社會公益紅娘工作室和高馨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中心利用互聯網+大服務平臺,形成跨地域、跨行業(yè)的大服務機制,向全國各地進行輻射。
基層紅娘工作室設在各基層單位,組織本地區(qū)本單位職工參加市總工會組織的大型鵲橋會,獨立開展聯誼活動。社會公益紅娘工作室依托社會上有志于從事婚介的機構和個人,市總工會從中聘任高素質者作為市總工會婚戀服務中心的兼職紅娘,提供全程服務。高馨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則最大程度發(fā)揮勞模的引領和獨特的品牌優(yōu)勢。中心日常工作將由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紅娘承擔,他們都要簽訂婚戀工作保密協議。
今年8月,遼寧省總工會向各市總工會下發(fā)了《關于推動建立市級紅娘工作室的通知》,標示著全省職工婚戀服務機制將來到職工婚戀2.0時代?!锻ㄖ分袕娬{,利用現有職工服務陣地,整合現有場地、人力等資源建立市級紅娘工作室,省總工會給予資金支持,推動職工婚戀服務常態(tài)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
切實滿足單身職工婚戀需求的工作新載體紅娘工作室,在各市相繼建立,單身職工“脫單”服務提質升級,向著標準化邁進。
在丹東,運作15年的紅娘聯誼會被丹東市總工會升級為紅娘工作室。從聯誼會到工作室,不僅是名稱的變化,也是市總工會職工婚戀服務更加個性化、多樣化,專業(yè)化的迭代升級。
丹東市總工會紅娘工作室順勢推出了針對單身職工的“執(zhí)手相約,共創(chuàng)美好”小型趣味相親會,這種小范圍聯誼、同興趣交友的聯誼活動,立刻引來單身職工的追捧。
在丹東市總工會文體中心五教室,一場“緣起DIY蛋糕”小型相親會低調開場,24位單身職工參加了活動。沒有大型相親會的火爆熱烈,卻多了一份溫馨甜蜜:女會員設計蛋糕的裱花圖案和實操,男會員配合遞工具,仿佛家庭廚房中的日常一幕?!疤貏e棒,彼此互動得很融洽?!甭毠儽硎?,活動規(guī)模小了,但距離更近了。
這種小型相親會打破了傳統(tǒng)的大型鵲橋會模式,同時,紅娘工作室用大數據分析,將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單身職工組織在一起,因有共同語言而不“尬聊”,大大提升了牽手成功率。紅娘工作室趁熱打鐵,以“餃”會友、“花永生·愛永恒”系列私人訂制的小型相親會接連登場,交友效率也大幅度提升。
對于一個市級工會而言,開展職工婚戀服務的一大制約因素,便是人力的短缺,各市女工部兩三個工作人員要搭臺幾百人的鵲橋會,工作難度和強度可想而知。在阜新,市總工會紅娘工作室通過深挖“工會紅娘”的潛能,讓“人力”問題不再是難題。
紅娘工作室將縣區(qū)、企事業(yè)單位工會的女職工委員發(fā)展為“工會紅娘”,壯大紅娘隊伍的同時,工作也由市總工會的“點”擴大到全市的“面”,點面結合網狀推進、覆蓋,既落實《通知》中整合人力等資源的要求,也把工會職工婚戀服務工作的觸角,延伸到班組和每一位有需求的職工。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的,優(yōu)秀紅娘表彰、個性聯誼推廣、上下互助聯動的職工婚戀工作服務網,讓工會服務單身職工婚戀手段更加多元和規(guī)范。
紅娘工作室,只是遼寧工會打造單身職工婚戀交友平臺的一個有效載體。不斷提質擴面,建立既符合時代特點又能切實滿足單身職工婚戀需求的工作體系,并通過紅娘工作室從上至下的服務延伸,努力將這項“娘家人”的貼心服務,惠及每位單身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