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王軍波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行各業(yè)的運轉模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傳統(tǒng)高校大學生思政教學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本文主要分析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創(chuàng)新思考,從而為其不斷發(fā)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字】新媒體? 高校? 思政教育? 創(chuàng)新
在新媒體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傳統(tǒng)的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模式和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切實需求,如何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開展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已經成為了教育部門應該高度關注的問題之一。針對這種情況,各大高校要深入發(fā)掘大學生思政教育與新媒體之間的契合點,利用信息資源的開放性和傳播性,不斷優(yōu)化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模式,從而為各大高校思政教學水平的顯著提升奠定夯實的基礎。
一、新媒體時代對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傳統(tǒng)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弊端逐漸凸顯,因而利用新媒體開展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逆裝的趨勢之一。新媒體主要是指以網絡平臺為主要媒介的一種傳播途徑,其傳播形式更加靈活多樣,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即時性、共享性以及覆蓋性等多種特性,目前已經受到了高校大學生的廣泛青睞。同時,新媒體時代對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也產生了很多影響。首先,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加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對建設開放式課堂大有裨益。其次,一些大學生缺乏良好的認知能力,對信息的鑒別能力相對較差,因而導致學生面對的心理問題更加嚴峻,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難度。最后,部分大學生熱衷于網絡信息的廣泛傳播,但是他們缺乏對這些網絡信息的合理辨析,加之網絡平臺具有虛擬性以及多元性的特點,導致一些參與者肆無忌憚地發(fā)布不實言論,致使部分高校大學生出現(xiàn)盲目跟風的不良現(xiàn)象。除此之外,新媒體時代的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高校思政工作內容不夠全面,忽視了自媒體在學生群體中的導向作用,高校對新媒體的定義較為模糊,無法切實轉變自身的工作理念,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效率。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拓寬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路徑
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得人們的溝通交流更加快捷方便。在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具體實踐中,老師們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創(chuàng)建QQ群、微信群、釘釘群、飛信群以及其它媒體平臺,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合作,使得老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們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不斷調整自身的上課狀態(tài),切實提高思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除此之外,老師們還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以“微視頻”為載體積極開展思政教育第二課堂,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強化知識查缺補漏的根本目的。
(二)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政教育理念
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使其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新媒體時代的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打破了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得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以一種更加生動形象的模式呈現(xiàn)出來,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們的身心特點,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接受程度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除此之外,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學生們的信息來源更加廣泛,這也使得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關系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學生不再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聆聽者。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更加傾向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對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主動探究等能力均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與此同時,各大高校也要不斷提高相關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切實提高教師的新媒體駕馭能力,使其能夠利用新媒體來不斷優(yōu)化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三)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滲透力度
大學生思政教育是提高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各大高校的教學實踐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滲透力度,已經成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策略。首先,高校在開展大學生思政教學實踐中,要切實提高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鑒別能力,并借助深受當代大學生青睞的主流媒介,結合當前的時事熱點以及新聞政策,加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滲透力度。其次,相關部門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制作符合學生自身特性的網絡作品,以其新穎獨特的形式吸引高校大學生的注意,使其能夠自主學習并傳播社會正能量,從而達到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監(jiān)督機制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擾越來越多。針對這種情況,各大高校要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特性以及學生們的信息來源,建立科學合理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監(jiān)督機制,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道德素養(yǎng)。首先,高校要根據(jù)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定期對學生們的心理活動以及對當前時事新聞的態(tài)度進行監(jiān)測評估,切實掌握學生們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價值取向,對學生們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科學干預,及時糾正學生們的錯誤觀點以及偏激行為,幫助學生們自覺約束日常行為,并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取向和心理狀態(tài)。其次,各大高校要合理借助學生的力量,充分發(fā)揮網路監(jiān)管和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科學引領學校群體的輿論力量,從而不斷推動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最后,學校還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監(jiān)管機制,幫助學生們鑒別甄選網站上的不良信息,為學生們的信息來源以及身心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結語: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模式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合作,使得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新媒體時代也對學生甄別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各大高校要根據(jù)高校大學生以及網絡媒體的自身特性,切實弘揚設社會正能量,幫助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朱江,楊少龍.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優(yōu)化措施[J].新聞傳播,2020(12):106-107.
[2]陳建旭.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J].知識經濟,2020(15):77+79.
[3]陳靈婧,肖為.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新生態(tài)構建策略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20(0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