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的時候,齊國、楚國和晉國的實力逐漸強大起來,魯國卻很弱小。
魯國的國君很害怕鄰近的齊國會來吞并魯國,決定把自己的幾個兒子分別送到楚國和晉國去做官,想著如有一天齊國來攻打魯國,兒子們可以從楚國和晉國帶兵回來幫忙。
魯國有一個大臣不同意國君的做法,他認為魯國應該和齊國做好朋友。他向國君說:
“前幾天,我的一個鄰居家里失火了。離他家五里路有一條大河,于是人們都跑到河邊去打水來滅火。但是河離失火的地點太遠了,等人們打來了水,房子已經(jīng)被火燒完了。所以說遠水是救不了近火的呀。現(xiàn)在楚國和晉國雖然強大,但他們離我們太遠了。要是齊國有一天真的來攻打我們,楚國和晉國就像是那條離我們很遠的大河,等他們來幫忙時,我們已經(jīng)被齊國消滅了。眼下和齊國搞好關(guān)系才是最要緊的呀!”
在緊急的事態(tài)面前,如果還想著長遠的計劃,那就等于遠水救近火,無濟于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