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談彼短,靡恃己長。
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注釋】
1.罔:不要。
2.靡:無,沒有。
3.恃:依仗。
4.信:誠實守信。
5.覆:考驗。
6.器:器量。
【譯文】
不要在背后談?wù)搫e人的短處,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長處就不思進(jìn)取。誠信要經(jīng)得起考驗,器度要大,讓人難以估量。
【小故事】
戰(zhàn)國時期,秦孝公為了發(fā)展國力,決定重用商鞅,由商鞅主持變法,推行新政策。
當(dāng)時,人們對商鞅是否能認(rèn)真執(zhí)行新政策都很懷疑。針對這種情況,商鞅想:“要讓人們遵守新法,首先得讓人們相信我是說到就能做到的人?!毕氲竭@兒,商鞅心里有了主意。
這天,商鞅讓人在城南門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樁,并貼出告示:誰能把木樁搬到城北門去,賞黃金十兩。
百姓們看到告示,都說:“搬一根木樁就能得到十兩黃金,這絕不可能?!币贿B幾天都沒有人來搬木樁。商鞅見無人響應(yīng),就把賞錢提高到五十兩。這時,有個人走過來,扛起木樁向城北門走去,到了城北門,商鞅立刻給了這人五十兩黃金。
這件事傳開后,人們都知道商鞅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就漸漸接受了他推行的新法。
【國學(xué)講堂】
誠信是衡量一個人品質(zhì)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不講信用的人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在社會上也是無法立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