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滿江發(fā)行了全新個人創(chuàng)作專輯《進化論》。這是一張意象概念斑斕奇詭、風格多樣的音樂作品,充滿著獨特的藝術氣息。據悉,《進化論》黑膠版本也將于近期發(fā)布。12寸大封面、多樣化裝幀、全套插畫單頁、黑粉漸變彩膠,這些都讓音樂的視覺化多了更多可能。
從搖滾的《Mr.Man》到電子的《冬某日》,再到這張帶有復古色彩、以流行搖滾為基底加鮮明Funk元素的《進化論》,滿江連續(xù)三張專輯,每張都是一次個性獨特且大膽的嘗試。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每張專輯都是由他自己擔任制作人及編曲,每次能夠完全放下一個熟悉的自我尋求另一個全新的自我,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這不僅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有一份永遠年輕的少年心性,才可以不停止好奇,不斷地學習和進化。
《進化論》最初的理念來自滿江的夢境,一開始他想用文字和影像的手段記錄和再現這些夢境,最后發(fā)現還是用自己最熟悉的音樂創(chuàng)作來表達最為合適。經過長時間的建立、推翻和再建立,滿江最終交出了這張完整、圓熟但又不失態(tài)度的唱片,而整張專輯由外在視覺到內在表達都極具超現實主義色彩。
在《進化論》中,滿江以獨立唱作人的定位,擺脫諸多商業(yè)考量,盡情揮灑藝術創(chuàng)作自由。音樂上,《進化論》糅合了流行、搖滾、說唱、Funk、Fusion、Techno、Rave等風格,還加入了另類搖滾、爵士、synth-pop、shoegaze和ambient的元素,是滿江迄今為止音樂表現手段最為豐富的一張專輯。在制作上,《進化論》采用真樂器和合成器及MIDI工程相平衡的編曲思維,錄音和后制部分則依舊由上一張專輯《冬某日》的老搭檔——臺北112F Recording Studio的錄音師錢煒安擔綱,營造了精氣神皆豐滿的音樂面貌,而和“夢”的超現實主義主題形成既有統(tǒng)一又有反差的奇幻表述。
不得不說,滿江大概是個有點任性的人。復出以來他發(fā)了三張專輯,但風格都迥然不同。上一張《冬某日》電子聲效濃厚,聽感冰冷,而這張《進化論》卻徹底顛覆了這個抽象世界。滿江說,它的出現正是因為《冬某日》太過個人化。他發(fā)現個人情緒化的音樂很難讓觀眾共情,于是便有了新專輯的想法:“要律動先行,要有著非常直接的情感,整體色彩要熱情絢爛!”于是他記起夢中的舊聲響,把20世紀80年代最律動的放克、迪斯科、合成器一股腦寫了下來,完成了《進化論》的大部分旋律。后來幾經推敲,他決定繼續(xù)用自己的夢來貫穿主題:“我像一個電影導演,用音樂來呈現腦海中的景象。從第一首《少年》到最后的《黑鳥》,把情緒到夢境的演變變成完美的閉環(huán)?!本瓦@樣,80年代的復古律動+夢境的進化延伸,構成了《進化論》的意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