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光
小姑姑退休后,閑不下來,托人幫忙去了一家私立幼兒園當保育員。入職半年,園里要開展分享活動,分享平日里和小朋友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我在寒冬的夜里接到求助電話,負責把她的敘述變成文字版本,好讓她拿著稿子上臺念。
這個請求讓我啼笑皆非,但是長輩嘛,不好不應。原本是抱著幫幫忙混過去就好的態(tài)度,我拿著手機坐在沙發(fā)上,專心聽電話那邊的敘述。小姑姑沒有多高的學歷,和我許許多多的長輩一樣,工人出身,一輩子過得樸素真誠,講著一口爽利的四川話。
“我們班有個小男孩叫果果……”這是她的故事開頭。
果果是個有多動癥的小男孩,年僅5歲,愛四處走動,好像總也停不下來。他不合群,總是不參與其他小朋友的活動,在上課時不愿踏踏實實坐在椅子上,偏要這里走走,那里摸摸。每天清晨被媽媽送來幼兒園時,都會哇哇大哭,抱著媽媽的脖子不愿松手,極其缺乏安全感。
植樹節(jié)那天,幼兒園組織全體小朋友去公園種小樹苗。小姑姑擔心果果靜不下來,萬一不聽老師的話,四處跑動,也許會有安全問題。于是活動前,她特意蹲下來對果果說:“一會兒出了幼兒園,果果你要一直牽著王老師的手?!惫麊査秊槭裁矗肓讼?,說因為外面的世界那么大,王老師也會害怕呀。她笑著問果果,愿不愿意當個小男子漢,牽著王老師的手保護她?果果鄭重地點頭,果然在踏出幼兒園后就一直牢牢牽著她的手,再也沒有松開。
那一天果果的表現(xiàn)非常好,在路上沒有松開過小姑姑,到公園后也認真參與活動。而更叫她沒有想到的是,自那天起,只要踏出教室,果果都會在第一時間沖到她面前,牢牢牽住她的手,不論是參加課間活動、午休抑或吃飯。
電話那端的人還在往下說,而我怔怔地聽著那些故事,所有的不耐煩在剎那間冰消雪融。故事因語言組織能力不夠好而略顯絮叨,卻直截了當擊中我的心。每個人都曾是果果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年歲里都因稚嫩天真需要幫助與扶持。盡管這樣的舉動對果果來說也許只是零星的成長碎片,很快就會因為長大而被忘卻,可那些細碎的時光串聯(lián)起來,卻最終成為一個人不可或缺的性格組成部分。我想哪怕他將來忘記了王老師,忘記了幼兒園的一切,忘記了植樹節(jié)那一天,忘記了他牢牢牽過的那只手,但在5歲這年就開始閃耀的屬于男子漢的小小勇氣,一定會成為小朋友此生永恒復現(xiàn)的光芒。
電話那頭,小姑姑還在靦腆地說自己文筆不好,別的老師還有寫詩分享的呢。我不禁笑起來,說我剛聽到這輩子聽過最真摯最可愛的一首詩——那是一個樸素真摯的老師寫給孩子的詩。
(摘自《花火》2020年1月B刊,Stacy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