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
1925年,許地山由美國搭乘游輪到牛津大學(xué)留學(xué)。得知消息后,鄭振鐸寫信向許地山求援。當(dāng)時,鄭振鐸正在編寫《中國俗文學(xué)史》一書,但國內(nèi)有關(guān)五代十國時期的資料難覓蹤跡,聽說大英博物館珍藏有大量敦煌莫高窟資料,特請許地山幫忙。
留學(xué)期間,許地山最喜歡的地方是博物館和圖書館,常常一待就是幾小時,查資料自然不在話下。但大英博物館有一條特殊規(guī)定,資料只許現(xiàn)場閱讀,不允許抄錄。為了完成朋友交代的任務(wù),許地山?jīng)Q定“盜”寶。
青年時期的許地山
第二天一早,許地山來到大英博物館,按照鄭振鐸提供的目錄找到相關(guān)歷史文獻。從后梁時期資料開始,他先是快速瀏覽一遍,記住史料的大概意思,然后逐字逐句默背。每記住一頁,許地山就走出博物館,來到休息區(qū),憑記憶默寫出相關(guān)內(nèi)容。接著,他又從容走進展覽廳,再背誦下一頁。
來回巡邏的管理員很好奇,忍不住上前詢問:“先生,我注意您好長時間了,您一會兒進來,一會兒又出去,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許地山見狀,故意摸著太陽穴,虛弱地說:“我身體不舒服,需要出去透透氣?!惫芾韱T點頭說道:“原來是這樣,那您多注意休息?!?/p>
通過這種辦法,許地山將五代十國歷史資料分批整理出來,然后給鄭振鐸寄去。接到從倫敦郵寄來的書信,鄭振鐸萬分感謝,逢人便夸:“這些資料太珍貴了,填補了國內(nèi)研究空白。許兄倫敦‘盜寶,可敬可佩!”
(摘自2020年2月4日《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