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潔
(云南省開遠市人民醫(yī)院 檢驗科,云南 開遠)
妊娠期是胎生動物的重要階段,主要是指從個體受精到出生的整個過程,也稱作懷孕期。胚胎與胎兒在母體內汲取營養(yǎng)并生長發(fā)育,人類妊娠期一般為280 天,母體在這段期間內很有可能出現夜間腿痛伴隨痙攣、肋骨或肝區(qū)疼痛以及由于子宮后傾或盆腔出血而引發(fā)下墜感及牽引痛,越接近臨產時期,母體生理反應就更加明顯[1]。臨產孕婦體內的孕激素水平與雌性激素水平逐漸提高并達到峰值,母體肝臟代謝及分泌功能受到一定的影響,其纖維蛋白溶解性及凝血因子成分被改變,因此臨產孕婦在圍產期發(fā)生出血及血栓的風險大大增加,嚴重威脅胎兒及母體生命安全[2-3]。臨產孕婦體內血液凝結程度隨孕周增長而加大,雖然可以有效抵御分娩時大出血等風險,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因高凝現象而出現的不良反應,為此對臨產孕婦進行凝血四項及血常規(guī)檢查具有重要意義。為探究凝血四項及血常規(guī)檢查對臨產孕婦的臨床價值,本研究以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為病例選取時間,選擇54 例臨產孕婦并選取54 例同期非妊娠期健康婦女進行對比研究,給予兩組患者凝血四項及血常規(guī)檢查處理,以下為研究過程及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與相應討論。
研究以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為案例選取時間,以在我院接受檢查的54 例臨產產婦為實驗組,隨機選取同期且同樣數量的健康婦女為對照組,同樣給予兩組研究對象凝血四項以及血常規(guī)檢查并進行一般資料統(tǒng)計分析工作。以上研究對象最大年齡為34 歲,最小年齡為24 歲,實驗組年齡均值為(26.8±3.2)歲,對照組平均年齡則為(26.8±2.3)歲。特別強調所有臨產孕婦孕周為37-40 周,平均孕周為(39.4±0.2)周,之前產檢結果全部正常。研究人員告知以上所有研究對象本次研究的目的及過程,在征得其同意后開展研究,對比兩組年齡等一般資料時并沒有發(fā)現任何顯著差異(即P>0.05),因此才得以繼續(xù)進行。
排除標準為:患有妊娠相關并發(fā)癥的產婦,患有惡性腫瘤、嚴重器質性病變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血液系統(tǒng)功能障礙以及凝血機制異常的產婦。
兩組患者凝血四項及血常規(guī)均在實驗室內完成結果分析,所有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及數量的操作技能,具體測驗過程及內容為:(1)凝血四項:檢驗儀器為ACLTOP500凝血分析儀,并配套試劑及凝血質控品。檢驗人員于患者靜脈處取血共2.7mL 為檢驗樣本,并將0.3mL 0.109mmol/L 枸緣酸鈉溶液(H20045612,成都青山利康藥業(yè)有限公司)與之混合,混合后給予離心處理(15min)并取其血漿以備用,檢查應當注重主要觀測數據中APTT、PT 以及TT 的變化情況,最好將血樣采集至得出及檢查結果整個過程控制在2h 內。(2)血常規(guī)檢查:以BECKMAN DXH600 血液分析儀為研究儀器,分析血液內RBC(紅細胞)、HGB(血紅蛋白)、PLT(血小板)以及WBC(白細胞)情況。清晨取研究對象靜脈血2mL 為檢驗樣本,采血后需要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并保持3min,避免傷口沾水,若患者出現暈針、眼花及乏力情況應當立即平臥,攝入少量糖水以待癥狀緩解。注意血常規(guī)檢查前無需空腹,但涉及到血糖、血脂等其他檢查聯合進行時需要空腹,叮囑研究對象檢查前一天忌煙忌酒并保持飲食清淡,晚上十點后不可進食只可飲水。
1.3.1 凝血四項指標
主要觀測APTT、PT 以及TT,其中APTT 主要反映了內源性凝血系統(tǒng)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促凝物質進入血液情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PT 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狀況,延長常見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而縮短常見于血液高凝狀態(tài)時;TT 主要反應纖維蛋白原轉變?yōu)槔w維蛋白的時間。
1.3.2 血常規(guī)指標
主要觀測RBC、HGB、PLT 以及WBC,其中正常女性RBC 應當為350~500 萬/μL,過高引起嚴重脫水、過低引起貧血;HGB 代表血紅蛋白,正常女性115~150g/L(11.5-15.0g/dl),對反映貧血情況具有重要意義;PLT 對凝血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WBC 在個體損傷治愈及抵抗病原入侵具有重要作用。
統(tǒng)計工具為SPSS 21.0,P<0.05 為差異顯著的標準,凝血四項及血常規(guī)檢驗結果均為計量資料(±s),采用T 值檢驗。
對比兩組凝血四項檢測結果可以得知,實驗組APTT、PT、TT 明顯少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表1 凝血四項結果比較表(±s)
表1 凝血四項結果比較表(±s)
images/BZ_143_1458_3038_1461_3039.png組別 APTT(s) PT(s) TT(s)對照組(n=54) 29.462.43 13.112.02 11.321.21實驗組(n=54) 22.521.79 9.781.89 9.231.19 P<0.05 <0.05 <0.05
表2 血常規(guī)檢驗結果比較表(±s)
表2 血常規(guī)檢驗結果比較表(±s)
組別 RBC(1012/L) HGB(g/L) PLT(109/L) WBC(109/L)對照組(n=54) 4.460.43 131.118.32 221.3823.21 6.552.12實驗組(n=54) 4.020.79 119.7810.89 209.2321.19 10.231.89 P<0.05 <0.05 <0.05 <0.05
對比兩組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可以發(fā)現,實驗組中RBC、HGB以及PLT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WBC 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凝血四項是檢驗科常見的臨檢檢查的項目之一,其屬性應當視為血栓性疾病檢查,主要對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進行檢查[4]。凝血四項可以幫助醫(yī)護人員在術前深入了解患者止血功能是否正常,以便對術中可能出現的大出血情況做好心理準備[5]。個體的止血功能直接決定了傷口血液凝固速度,止血功能不健全者可能在術中會面臨休克或意外死亡的風險,所以對臨產產婦進行凝血四項檢查是防范意外發(fā)生及保護胎兒及母體生命安全的前提。血常規(guī)是最基礎、最常見血液檢驗,其檢查結果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的標準之一[6-7]。個體血液由液體及有形細胞兩部分組成,而血常規(guī)檢驗則是針對血液中的細胞部分進行檢查,通過觀察血液內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的數量及分布情況達到疾病鑒別的目的,例如通過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濃度可以判斷是否貧血、通過白細胞計數及分類可以判斷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同時還可以對病情輕重、疾病進展以及治療效果進行判斷,是觀察治療效果以及評估預后情況的有效途徑。
對比兩組凝血四項檢測結果可以得知,實驗組APTT、PT、TT 明顯少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對比兩組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可以發(fā)現,實驗組中RBC、HGB 以及PLT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WBC 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充分說明臨產孕婦經凝血四項及血常規(guī)檢查可以充分說明其身體健康狀況,對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的臨產孕婦來說,通過采取應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減少大出血的可能,對保障胎兒及母體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臨產孕婦進行凝血四項及血常規(guī)檢查可以有效評估臨產孕婦的身體健康狀況,對減少術中及術后意外情況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應當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