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莊浪縣盤安鎮(zhèn)雷家初小 劉德院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能使其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也能使其寫作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學生在認為語文學習其實并不困難,且逐漸意識到語文知識獨特魅力的情況下,其對文學的興趣也必然會提升。文學范疇實際上是很廣泛的,部分學生可能直到大學階段,都無法真正地理解文學,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學時期的基礎沒有奠定好,換句話講,學生接受文學教育最好的時期就是小學。此時學生的三觀還沒有真正形成,教師采取適當?shù)姆椒▽⑽膶W知識提前滲透,可激發(fā)其學生在日后學習中積極、自主地去接觸文學并了解文學,在不斷積累文學素養(yǎng)的基礎上,為未來的知識學習提供幫助。
每個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獨特思想的體現(xiàn),也都有其存在的現(xiàn)實意義,教師若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并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對其個人思想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學習《我不能失信》這一內(nèi)容的時候,除需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確保學生掌握應學的生字與詞匯之外,還應使學生明白人應該講誠信、絕不能失信于人的道理;在學習《他是我的朋友》時,應使學生明白友情是人生中最珍貴的感情之一,絕對不能因為小事或誤會而失去摯友。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為學生講解這些大道理,學生不僅難以理解,甚至會因為覺得無用而厭煩,所以教師需通過故事的形式,引發(fā)與學生的共鳴,在培養(yǎng)其文學素養(yǎng)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首先,教師應將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重點集中在課堂上,同時提高對語文教材的重視程度,使學生能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通過對其豐富文化底蘊的理解,來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及文學素養(yǎng),從而在根本上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站在教師的角度上來看,開展課堂教學的關(guān)鍵點絕不僅是最終結(jié)果,學生文學知識積累的過程也非常重要,教師需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為學生思維指明正確的方向。
例如,在學習《古詩二首》的時候,教師需將引導學生熟讀與背誦《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作為課堂目標,但過程中也要進行對其中內(nèi)涵的挖掘,一方面通過課文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理解作者在寫下詩句時的心境,對其未來其他古文的理解與掌握也十分有幫助。
若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還要傳授學生領(lǐng)會作者意圖的技巧,具體來講,在講述課文的時候,不僅要保證學生能掌握并應用生字與生詞,也要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一方面對其中的人文知識展開深入發(fā)掘,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明白作者的感情。經(jīng)實踐證明,學生若能用作者的感情來閱讀、學習課文,對其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非常有利。例如,在學習《日月潭》的時候,教師可通過對多媒體設備的運用,事先準備好有更多日月潭圖片的課件,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播放,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臺灣日月潭的秀麗風光,從而明確作者對寶島臺灣、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另外,教師也要注重抓住課文內(nèi)容重點,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描寫風景的詞語,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與作者相似的情感情境的基礎上,來達到情感文化熏陶的目的。
在實際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若想全面提高課堂效果,必須沖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桎梏,摒棄以往的填鴨式教育,將課堂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而教師則應主要起到引導作用。課堂上教師應注重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也可以按照實際情況劃分小組,在由各小組代表闡述小組觀點與結(jié)論后,由小組間進行互相評價,進而推動其文學素養(yǎng)的真正提高,而并非在課堂上隨波逐流、敷衍了事。
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重視課堂與課本教學的同時,也要明確幫助學生拓寬文學視野的重要性,一方面要使學生真正產(chǎn)生熱愛語文的情緒,另一方面也要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廣泛的課外閱讀活動,不僅能使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緩解由課業(yè)帶來的壓力,也能使學生視野更加寬廣,有屬于自己的文學積淀。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講,文學素養(yǎng)知識不僅是語文學習的關(guān)鍵基礎,也是學生在未來能獲得良好發(fā)展的關(guān)鍵保障?;诖耍處熞詫W生具體需求為基點,展開對新模式、新方法、新方向的探索已勢在必行,在有效培養(yǎng)其文學素養(yǎng)的同時,也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