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泮強,陳緒凱,吳 峰
(山東省新泰市翟鎮(zhèn)人民政府,山東 新泰 271200)
馬鈴薯是我國主要糧食之一,提高馬鈴薯的生產數量以及質量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多先進的手段及設施應用在馬鈴薯生產中,本文簡要分析了馬鈴薯高產栽培農藝的措施。
我國疆土遼闊,不同地區(qū)的地形條件不一樣,土壤成分也不一樣,要想達到馬鈴薯高產栽培的目標,就需選擇適合馬鈴薯生長土壤進行種植。當下,我國馬鈴薯種植的區(qū)域分布在很多區(qū)域,北方、西南、中原以及南方都有種植,種植面積占我國總糧食種植的一半以上。不同地區(qū)的土壤是不同的,因此,所需的土壤管理工作方法也不同,各地相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分析,培育適合馬鈴薯高產的土壤。
種植方式是影響馬鈴薯生長以及最終產量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受土壤、通風、光照以及雨水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qū)的馬鈴薯種植方式是不一樣的,因此,選擇合適的馬鈴薯種植模式對馬鈴薯高產栽培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當下我國主要的馬鈴薯種植模式有3種。首先,壟作式栽培。這種技術是目前我國馬鈴薯栽種比較好的技術之一。這種栽培方式要求栽種馬鈴薯的區(qū)域土壤疏松、光照充足且土質松軟。這種栽培方式的地區(qū)大多馬鈴薯高產。其次,平作栽培技術,當下這種栽培技術多在干旱區(qū)、半干旱區(qū)出現,這些地區(qū)缺水,土壤干,影響馬鈴薯的生產發(fā)育,選擇平作栽培技術能幫助馬鈴薯抗旱。最后,起壟鋪膜栽培,顧名思義,是將種植區(qū)域中間壟起一行,然后分兩行種植。這種栽培方式需要設定合理的壟寬度。這種種植方式可提高馬鈴薯的產量,還不影響馬鈴薯的質量。經調查得出,大多數馬鈴薯種植區(qū)域選用的都是壟作栽培模式,而平作栽培模式僅占到10%,選擇合適的種植模式是提高馬鈴薯高產的重要舉措之一。
確定馬鈴薯種植模式之后就需選擇適合的馬鈴薯品種。當下我國市場中有很多馬鈴薯品種,選擇時可選擇單一的馬鈴薯品種種植,也可以選擇多種馬鈴薯品種組合式種植。至于選擇哪一種品種,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市場調研以及對每種品種的產量分析,選擇多種適合的品種,然后進行試驗培育,最終選擇高產的馬鈴薯品種。這是馬鈴薯高產栽培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馬鈴薯的播種方式同樣會影響馬鈴薯的產量以及質量。不同馬鈴薯種植模式所采用的馬鈴薯播種方式是不同的,但是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fā)展,我國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馬鈴薯機械化的播種方式也日益被馬鈴薯種植領域所應用。眾所周知,在種植馬鈴薯時,需要用消毒后的工具將馬鈴薯種子切成一定大小的小塊,然后按照一定的距離以及深度進行播種,普通人種植對于種子大小的切割以及種植距離、深度的掌控都不是很準確,這會影響馬鈴薯的最終產量以及質量。而機械化的種植方式可以防止這個問題,可以將等同大小的馬鈴薯種子在等距、等深度的地方種植,這將顯著提高馬鈴薯的產量以及質量。
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肥料的使用也是影響馬鈴薯高產的重要農藝之一。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除了光照、土壤等這些不可控的因素之外,化肥也是影響其生長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應用化肥需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是品種的選擇,這與馬鈴薯種子的選擇方法以及模式相似。其次就是在進行施肥的時候,化肥與水的比例配比,這是很重要的一項農藝。我們需要了解馬鈴薯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據其所需要的,對癥下藥,從而保障馬鈴薯的生長以及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