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有人說:他們接手的是一個高起點的開局。創(chuàng)刊伊始,《史學》專刊由范文瀾、翦伯贊主持,《哲學》專刊由金岳霖、鄭昕主持……理論學術視野一開始就不囿于狹小的天地。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加快推進的今天,這支隊伍能否一脈相承,讓光明理論在新時代蔚為大觀?
有人說:他們承擔著在人的頭腦里搞建設的使命。40多年前,這個編輯部深度參與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鴻文,撬動了思想僵化的堅冰,在黨和國家歷史進程中影響深遠。在這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這支隊伍能否薪火相傳,讓光明理論在新時代別開生面?
有人說:他們身處一個有著光榮傳統(tǒng)和厚重歷史的集體。6年前,當光明日報為紀念創(chuàng)刊65周年發(fā)起社訓征集時,贊成票最高的是:“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倍@支隊伍,作為光明日報模范機關試點,能否無愧“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的字字千鈞,讓光明理論在新時代負重致遠?
帶著這些疑問,9月18日,我來到光明日報社理論部黨支部蹲點采訪。
“天下誰人不識君”
“厲害了,明理君!”
“增強理論素養(yǎng),縱橫高考考場。”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p>
……
這是出自“光明理論”微信公眾號粉絲們的肺腑之言。而“明理君”則是這一公眾號的“人格化代言人”,其背后,是奮戰(zhàn)理論宣傳、耕耘學術思想,推出一大批優(yōu)秀理論學術文章的光明日報社理論部編輯。
“理論部肩負著宣傳馬克思主義真理、宣傳黨的主張,從思想理論角度宣傳黨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的重要職責,這就使理論部的業(yè)務工作與黨建工作天然融合在一起?!惫饷魅請笊鐧C關黨委的同志介紹,近年來,理論部在報社編委會領導下,堅持黨建統(tǒng)領,推進同頻共振,實踐運用黨建系統(tǒng)工作法,確保重大選題始終緊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建設了一支黨的理論闡釋隊伍,在黨建和業(yè)務方面都取得優(yōu)異成績。
“學習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對每位編輯的基本要求,我們必須在理論學習上走在前列。”在報社3樓的會議室,理論部黨支部書記、主任帶著一眾理論部編輯與我暢談?!拔覀儓猿忠渣h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三會一課為抓手,以黨建促業(yè)務、從具體業(yè)務入手抓黨建,通過個人自學、支部集中研討等方式,使編輯第一時間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黨中央最新決策部署等,既打造出一批經得起歷史和時代考驗的精品力作,也培養(yǎng)造就了一支政治堅定、業(yè)務精湛、作風優(yōu)良的編輯隊伍?!?/p>
“及時邀請相關領域權威專家圍繞中央最新精神開展專題輔導講座,是理論部學習的另一大特點。編輯立足自己深耕的領域,結合當下熱點和工作需要,邀請專家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題輔導,深度解讀、答疑釋惑,這樣有針對性的學習非常解渴。”經濟學版主編說,“由于大家對當前經濟形勢比較關注,我已經邀請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韓保江教授下周來報社就新發(fā)展格局作專題報告”。
事實上,不論業(yè)務還是黨建,光明日報社理論部都“軟硬兼施”:
黨支部以談心談話形式引導大家將學習、工作融入職業(yè)追求之中,激發(fā)大家的積極性和戰(zhàn)斗力;
對照《光明日報社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形成部門意識形態(tài)工作問責制度,貫穿工作始終;
制定一整套嚴密的稿件編發(fā)流程,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
堅決把黨建系統(tǒng)工作法落到實處,做到黨建和業(yè)務“齊頭并進”,部門核心職能得到有效發(fā)揮……
9月25日,我來到光明日報社理論部體驗“‘明理君的一天”。
進入辦公室,首先被白板上張貼的《理論部稿件編輯、上版流程》吸引了:編輯對稿件進行查重、編輯和核對—主編對稿件再編—部門負責人審稿—提交主管領導審定—稿件上版—編輯再次對稿件進行查重核?!?/p>
“每篇見報文章都要嚴格經歷這么多個流程嗎?”我問正在電腦前編輯稿件的史學版主編。
“其實遠不止這些。為了使選用的文章以最佳效果呈現(xiàn)給讀者,我們會跟作者反復溝通,和作者共同給稿子動‘手術。因為我們支部有一個共識—職業(yè)就是志業(yè),做版就是做人,必須精益求精?!彼鸬?。
“黑格爾把哲學飄在空中,馬克思把哲學拉到了地上。我們哲學專刊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專業(yè)性、學理性、哲理性講清楚,切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秉h支部副書記、哲學版主編說。
“堅守底線,追求高遠。以職業(yè)為志業(yè),在每一篇文章、每一個版面、每一項工作中都做到全心投入、全力以赴?!边@是國家社科基金版主編工作的信條。
“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重大會議、重大議題、重要時間節(jié)點等設置專題專版,從整體性探討、分領域探討、分專題探討等維度,主動策劃設置選題。”這是理論版負責人開展工作的有效方法。
13個人負責10塊版面,還要策劃新媒體產品。分管理論部工作的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引用了媒體同行的一句話:“以少于別人一半的人數(shù)干出了多于別人一倍的活,而且成績斐然?!?/p>
在今年戰(zhàn)疫報道中,理論部在春節(jié)期間就開始部署相關策劃約稿工作,第一時間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團結引導知識界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為抗擊疫情、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建設性意見。特別是積極引導廣大專家學者總結提煉疫情防控中彰顯的偉大精神力量,為凝練抗疫精神作出重要貢獻。其中,《不倒的精神長城—從戰(zhàn)疫看中華文明的“韌”性特質》等三篇文章,獲得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
2019年6月16日,在光明日報創(chuàng)刊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fā)來賀信,希望光明日報“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守思想文化大報的定位,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在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上不斷作出努力”。
“緊密團結、聯(lián)系、引導、服務知識界是黨中央交給我們的重大政治任務?!惫饷魅請蟾笨偩庉嫳硎?,“理論部是聯(lián)系知識界的重要紐帶,從專家學者中不斷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們開門辦報、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方式”。
世界史版負責人談到自己親歷的一件事—在2015年山東濟南舉行的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上,情感史被列為大會的四大主題之一。她持續(xù)關注這一史學發(fā)展的新領域,促使相關學者發(fā)現(xiàn)這是一座有待開發(fā)的富礦,決心以此拓寬自己的研究志趣,彌補國內研究的空白。
“走好新時代具有光明特色的群眾路線,理論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延續(xù)開門辦報、專家辦報的傳統(tǒng),在多個版面設立專家主持人制度;深入知識分子調研,在加強與知識分子聯(lián)系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開設‘光明青年論壇欄目,用理論的力量影響引導新時代青年……”理論部副主任如此介紹。
最后一次蹲點采訪結束離開光明日報社時,我在大廳內刻著習近平總書記致光明日報創(chuàng)刊70周年賀信的卷軸樣雕塑前停了下來,默默讀出習近平總書記對光明日報的殷切期望:“傳遞黨中央對廣大知識分子的殷切期待和熱情關懷,把廣大知識分子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不斷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我想,在這條“光明之路”上,“光明理論”將愈發(fā)熠熠生輝!
記者手記:
在光明日報社機關黨委的辦公室里,提及黨建工作,機關黨委的同志如數(shù)家珍,“黨建系統(tǒng)工作法”“君華工作法”……一個個創(chuàng)新做法獨具特色。在提到理論部黨支部時,機關黨委的同志說:“他們作風特別扎實,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
到理論部之后,我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單槍匹馬時能獨當一面,群策群力時能相得益彰。從初次蹲點采訪到現(xiàn)在,我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心目中的理論部黨支部是什么樣的?”到了寫手記的這一刻,一個答案呼之欲出——這是一個“一個人像一支隊伍,一支隊伍像一個人”的黨支部。
這個黨支部“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在理論部辦公室,我驚嘆于幾位主編和編輯的工位,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被書籍全包圍的工位,無怪乎他們能有“學者型、專家型”編輯的美譽;我注意到冀文亞的電腦桌面用四個色塊分了四個區(qū),分別標注著“馬上做、晚點做、做完了、常用文檔”;我跟著陳恒熟悉出刊流程,從編輯、拼版、修改圖片到校對,他都輕車熟路;我看到底亞星為了核對一處原文,在辦公桌上高壘起的資料;我發(fā)現(xiàn)趙凡辦公桌上的版樣被多種顏色的筆標識出來的修改痕跡;我留意到張穎天在逐份填寫作者收件信息,為專家學者郵寄報紙……
這個黨支部“一支隊伍就像一個人”。在理論部主任的電腦中,打開修改痕跡一欄,編輯、主編、副主任、主任的修改痕跡在每一篇文章清晰可見,大家的智慧凝聚成一篇美文;在“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餐飲浪費”專題組織生活會上,那些有笑有淚的發(fā)言讓我感覺到這支隊伍的共同心聲;在聆聽張勝圍繞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機關講授黨課時,我真實感受到了經過向專家虛心請教和兩個月的準備,近萬字的黨課是多么干貨滿滿,而這只是理論部普通黨員踴躍講黨課的一個縮影。
蹲點采訪很快結束了,在光明日報社的黨建見聞也難免掛一漏萬。但我從中見證了機關黨建工作的扎實與創(chuàng)新,也看到了機關黨建高質量發(fā)展的“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