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西農業(yè)科學》2020年第4期《設施栽培對宮棗光合特性的影響》(作者何永波等)報道,以5年生宮棗為研究材料,用Li-6400XT光合測定系統(tǒng)測定設施栽培與露地栽培條件下,宮棗葉片光合日變化、光響應曲線和CO2響應曲線,探究設施栽培對宮棗光合特性的影響。
結果表明,設施栽培宮棗的室內溫度、濕度大部分高于同期室外,且年均溫濕度分別高出室外43.63%、21.80%;設施栽培與露地栽培宮棗的光合日變化均表現為雙峰曲線,但在設施栽培條件下,宮棗的氣孔開張度較大,有利于氣體交換,凈光合速率高于露地栽培;設施栽培與露地栽培的宮棗光飽和點均為 1 520 μmol/(m2·s),設施栽培宮棗為 89.26 μmol/(m2·s),露地栽培宮棗光合作用光補償點為 49.38 μmol/(m2·s);設施栽培宮棗CO2飽和點為1 652 μmol/mol,光合作用CO2補償點為76.87 μmol/mol,露地栽培宮棗CO2飽和點為 1 883 μmol/mol,CO2補償點為 90.08 μmol/mol,設施栽培宮棗光補償點高于露地,CO2補償點和飽和點均低于露地。綜上所述,設施栽培可以提高宮棗的光合特性,有利于宮棗的優(yōu)質高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