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慧 (江蘇南通市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
在信息時代,互聯網的井噴式發(fā)展,人們在享受信息互通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很多問題。學生在面對撲面而來的大量垃圾信息、不良誘惑等時,應學會如何正確處理,規(guī)范自身行為,抵制不良誘惑,從而實現健康上網,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
網絡極大地改變了個人的生活方式,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學生在瀏覽網絡頁面的時候,各種垃圾信息、不良誘惑、低俗內容等很容易使學生迷失自我,被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所迷惑,甚至會造成學生過度沉迷網絡不能自拔,損害身心健康,讓學生學會警惕網絡危害、磨煉個人意志非常重要。
網絡上的信息魚龍混雜,極易使學生沉迷網絡,難以抵制網絡的誘惑。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網絡應用、享受網絡樂趣的過程中認清網絡低俗信息對自身的危害,交流總結抵制網絡誘惑的方式,辨別是非,磨礪意志,提高自制力,不瀏覽不良信息,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網絡習慣。
通過課堂上有意識地進行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的過程中加強個人的意志鍛煉,真正做到從意識和行動上抵制不良網絡誘惑,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規(guī)范網絡行為,發(fā)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
互聯網時代的交友超越了時空的限制,開辟了人際交往的新通道。但同時,網絡世界的虛擬性也是不可避免的,應讓學生真正明確慎交虛擬朋友是教師必須要進行的教學內容,技師精選案例并進行講解和探討,讓學生深度思考網絡交友,學會理性辨別,慎重選擇。
學生在學習信息交流的不同方式和使用方法的過程中,更要明確網絡信息交流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在通過網絡進行信息交流的過程中要使學生培養(yǎng)起自我保護意識,保護好個人隱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精選案例,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對這一內容的重視。例如,在課堂上播放2013 年備受輿論關注的“少女見微信網友慘遭綁架”一案的視頻,讓學生明確在這一案中,被害人梁某某因為在使用手機微信“搖一搖”功能進行網絡信息交流的過程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沒有保護好個人隱私,結交了不良網友,最終導致身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痛。通過讓學生參與案例的探討和分析,懂得保護個人隱私的重要性。
通過探討案例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在網絡上結交虛擬朋友的危險性和可能產生的后果,從而使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增長交友智慧,不隨意約見網友;正確認識網絡交往的雙面性,學會自我保護。
學生在提高技能,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同時,更要加強自律,理性甄別,不造不傳謠言,做辨識網絡謠言的智者。
教師要讓學生學習信息的發(fā)布、網站維護、信息宣傳等多方面的內容。在學生熟悉網絡信息發(fā)布的操作之后,教師可以準備各類傳播廣泛的謠言,如食品健康類、科學常識類等,讓學生進行深度探究,辨別真?zhèn)危治鲞@些謠言傳播的原因、渠道、不良影響及遏制辦法等。一方面對一些謠言進行科普,尊重事實,破除謠言,另一方面通過深度探究使學生理解謠言的形成機理,讓學生不僅要做到擦亮自己的雙眼,不被謠言所蒙蔽,更要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維護干凈的網絡空間。
在這個人人都能參與、人人都能發(fā)聲的互聯網時代,學生更要明確人人發(fā)聲并不意味著隨意發(fā)聲,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深度探究的方式做文明網民。
總而言之,學生在熟練掌握計算機快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之外,更要通過不斷探究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起良好的網絡習慣,綠色上網,抵制不良誘惑,謹慎交友,不被謠言迷惑,提升自身的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