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喜雙,林碧輝
(1.吉林省林業(yè)實驗區(qū)國有林保護中心,吉林 蛟河 132517;2.吉林省索特科技有限公司,吉林 永吉 132100)
平歐雜種榛在吉林省大面積栽培的時間比較晚,發(fā)展的速度非常慢,栽培面積很少,然而在2015年以后,由于省里實行清收還林政策以后,一些民營資本的介入,各地栽植的示范基地,極大地到帶動了這個產業(yè)的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認識并接受了栽植平歐雜種榛子,產業(yè)發(fā)展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尤其是近幾年來在一些比較大的示范園區(qū)帶動和隨之獲得經濟效益之后,一些工商資本的投資和農民的栽植熱情及其高漲,可以用“爆炸式”發(fā)展來形容。一個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就必須有一套完整地先進技術做支撐,然而現(xiàn)在的情況是科研落后與生產,現(xiàn)有的技術模式不能指導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勢必導致在栽培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有一些問題可能會使整個產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經過我們近六年來的調查和實踐,總結出如下問題和建議,僅供各位專家和榛友們參考!
(1)栽植戶自己不清楚,盲目跟從。
(2)園區(qū)選擇不合理。
(3)園區(qū)沒有規(guī)劃設計。
(4)品種選擇不合理。
(5)主栽品種和授粉樹配置不親和。
(6)苗木選購不合格,由于地區(qū)的差異,不同品系適應性不同。
(7)栽培目標不明確,結果和繁育苗木一體園。
(1)起苗和栽植前苗木管理不好,失水過大,造成成活率低下。
(2)栽植時期不正確,栽植密度不合理。
(3)栽植深度過深并且窩根。
(4)栽后管理不及時,定干高度說法不一。
(1)濫用化學除草劑,不注重榛園的土壤管理和改良。
(2)各項管理技術信息混亂、繁瑣不合理,不能復制。
(3)施用化肥的時間和N、P、K比例不合理。
(4)亂用生長素和云苔內置素等促生長類的激素類藥物及過量使用控旺劑等。
(5)病蟲害防治使用高毒農藥過度、過量及預防時間不合理,用藥遍數(shù)過多。
(6)管理過程中不執(zhí)行行業(yè)技術標準,所謂的行內師傅和專家各行其道,不負責任,傷農誤農。
(7)由于科技的發(fā)達,信息傳播速度飛快,各種媒介傳遞的技術信息五花八門,各種培訓班目的不明確,榛農越看越糊涂,最后是不知所措。
(8)由于這個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各種針對榛子行業(yè)的專用農資油然而生,大部分榛農盲目使用,甚至有的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9)側重管理過程中整形剪枝的重要性,而不注重水肥和土壤管理,注重病蟲害防治,而忽視了自然災害的管理。
(10)榛果儲藏目的不明確。鮮果和干果銷售混為一體。
(1)栽植前一定要對項目進行考察,要充分了解平歐雜種榛子產業(yè)發(fā)展狀況;就地就近參觀考察現(xiàn)有榛子園、咨詢專家、選擇適合當?shù)氐膬?yōu)良品系;要考慮地塊、當?shù)貧夂?、土壤、交通、勞動力資源等情況。
(2)園區(qū)的選擇:決策前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地塊栽植,否則將前功后棄,栽植地塊選好了將是事半功倍,栽植大果榛子一定要選擇背風向陽的沙土、壤土、沙壤土或輕粘土的土質,并且符合榛子的生長所必須的氣候條件為宜。切記選擇風大的風口崗地、澇洼地、鹽堿地、背陰坡及超過25度坡以上的陡坡地。
(3)園區(qū)規(guī)劃設計要合理,包括道路、各個小區(qū)設置、建筑物(看護房設置)、防護林栽植等事項,地勢低洼的園區(qū)最好要抬田和排水系統(tǒng),干旱地區(qū)要設計澆灌系統(tǒng)。
(4)榛子品種選擇:一定要選擇適合本地區(qū)的優(yōu)良品系,無論啥品種,只要是適合不地區(qū)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就是好品種,吉林省最好優(yōu)先選擇達維(育種代號84-254)或b21(平歐21)做主栽品種,遼7(育種代號82-11)或玉墜(育種代號84-310)做授粉品種。
(5)授粉樹配置:榛子花粉有效授粉距離為18m,一般都選擇1~2個主栽,2~3個與其比較親近的授粉。
(6)苗木選購時,在品種確定后,要選擇優(yōu)質標準的一級苗木為最佳,根系木質化程度高,芽苞飽滿,無病蟲害危害。
(7)根據(jù)栽植的目標,結果園與育苗一定要分開,摒棄前期結果與育苗共生園的弊端。
(1)栽植時期:不同的地區(qū)栽植時間不同,吉林省大都在春季4月中旬或者秋季的9月中下旬完成。
(2)苗木處理:栽植前必須剪根處理、剪出白茬,留根長度6~10cm左右,剪完后即刻假植或栽植,在栽植前可以用生根粉和保濕劑蘸根,但是雨大的地區(qū)不能蘸保濕劑,防止水大鼓包透風,栽植過程中一定要用苫布或遮蔭網遮蓋苗根。
(3)栽植株行距:根據(jù)地勢選擇栽植密度,平地2×4、3×3或1.5×4,便于機械化管理,坡地可以選擇1.5×3或2×3等,坡地最好是按照等高線栽植,有利于栽后的田間管理。
(4)栽植方法:栽植深度為10cm左右,把根舒展開放在坑內,不能栽在溝里,一定要踩實。對于干旱地區(qū)栽植后最好要澆水,覆黑地膜,它可以提高地溫、保持水分,對于雨水大的地區(qū)七月份雨季必須揭掉,防止水分過大漚根,傷根。切記栽植過深及窩根和透風。
(5)栽后管理,栽植后應該立即定干,定干的高度要根據(jù)你日后要培養(yǎng)的樹形決定。栽后第一年管理非常重要,成活率的高低是今后高產穩(wěn)產的最重要因素,管理工作主要是夏季除草,預防食葉害蟲危害,秋季噴灑磷酸二氫鉀和入冬前培土30cm防寒,當年不能追肥,否則追近了燒根,追遠了浪費;行間可以間種矮科作物。
(1)幼樹期盡量避免使用農達、草甘膦類的根吸收及對樹木有藥害的除草劑。建議使用人工和機械割灌機除草,尤其是現(xiàn)在供大家選擇的機械設備種類比較多。有利于保墑和防止水土流失,同時有利于改善土壤,增加有機質。
(2)整形剪枝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據(jù)榛樹的自然生長規(guī)律和其長勢進行整形修剪。不同的品種、長勢和地理位置應該選擇不同的樹形,一定要做到簡單化可復制,尤其是栽植面積大的榛園。
(3)要科學施肥,有條件的一定要測土配方施肥,因樹施肥,因地塊地勢施肥,因樹齡施肥;N、P、K比例也要根據(jù)樹齡,地力條件不同選擇,幼樹期高N中P低K,盛果期低N中P高K,同時要增加葉面噴施葉面肥及微量元素(鈣硼鎂鐵鋅),在病蟲害綜合防治過程中加入。施肥時間應該在吉林地區(qū)最好是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以N、P、K復合肥為宜,秋季九月上中旬以施入腐熟的農家肥為宜。
(4)使用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防治病蟲害,比如菊酯類,蘇云金桿菌等生物殺蟲劑為最好,觀察病蟲害生活史,掌握其生活規(guī)律進行實時防治。同時增加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實施綜合防治,比如驅光燈、白僵菌的使用等。預防時間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地區(qū)的物候期和病蟲害的生活史來決定預防的時間和用藥次數(shù),其他地區(qū)的時間和方法只能作為參考。
(5)平歐雜種榛本身就是一種接近于野生的物種,管理過程中不要過度干預它的生長習性,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盡量不要過度使用快速生長的激素類藥物,以免造成枝條和根系的木質化成都不夠,導致遭受自然災害的危害,甚至全軍覆滅,勞民傷財。
(6)管理技術盡量做到簡單可復制,嚴格執(zhí)行林業(yè)行業(yè)內標準,盡可能地做到同一地區(qū)榛子產業(yè)基地規(guī)?;⒚缒痉庇?guī)范化、技術管理標準化、產品品質生態(tài)化、品牌銷售統(tǒng)一化、生產經營集約化、管理模式現(xiàn)代化。最終實現(xiàn)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苗木、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技術、統(tǒng)一品質、統(tǒng)一品牌、統(tǒng)一銷售。
(7)針對各種媒介的技術管理信息,一定要有鑒別的吸收,要根據(jù)自家榛園狀況吸取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本著就地就近的原則,不同地區(qū)管理技術和采用的方式方法均不同,要根據(jù)自家的榛園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管理技術,要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
(8)選擇榛園使用的農資,要根據(jù)管理的榛園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只要是適合自己榛園的就是最佳的,切記誤聽夸大農資的作用和效果,凡是使用之前一定要進行對比實驗兩年以上方可選擇使用。
(9)整形剪枝是榛園管理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反之沒有充足的水肥條件,整形剪枝的再合理,也不能完全達到整形剪枝的目的。病蟲害防治是榛園管理中的保障性工作,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到實時預防即可,而在榛園日常管理中,更要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和監(jiān)控,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防治,以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1)目的:是通過人為干預形成合理樹圍骨架,盡快擴大樹冠,達到早結果,早豐產,通過調節(jié)樹體的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使之保證穩(wěn)產和連年豐產,延長盛果期的經濟壽命,獲得更多更長時間的經濟效益。
(2)基本原則:符合榛樹自然生長發(fā)育特性,尊重生物的生理習性,做到“三稀”“三密”,還要看修剪反應;保證榛樹長勢健壯,連年豐產,必須通過秋冬剪調節(jié)樹勢和花量。
生成較多結果部位(結果母枝),以達到早豐產。初果期樹冠成形后盡量不疏剪或少疏剪;到達盛果期后,注意調節(jié)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做到營養(yǎng)的合理分配,既有足夠的結果枝組,又要有新生中長枝條。
(3)整形修剪的時期與方法:時期:在北方地區(qū)一般都是冬季或春季修剪,一般情況過了霜降即可修剪!但是冬季溫度過低最好不修剪;原則上開花前10天結束修剪或花后修剪。
方法:幼齡期整形(1~5年生),主、側枝頭發(fā)育枝中度剪(大約剪掉1/3~1/2),外圍擴冠枝剪掉1/2,剪口下最好留外芽。盛果期(6~9年生),如果樹冠較郁閉,通風透光差,可適當疏掉3~4以上年生的大枝1~2個。衰老期(10年以上),疏弱留強,大枝緩縮,小枝多截,利用基生枝二次培養(yǎng)樹冠。
(4)榛樹樹形培養(yǎng)第一,單干樹形,類似果樹的管理,即有一個主干(定干高度40~60cm)其上著生3~4個主枝,每個主枝有2~3個側枝,形成三層以上樹體骨架。第二,矮干多主枝自然開心樹形,即一個矮干(定干20~30cm),其上著生3~4個主枝,每個主枝有多個側枝,通過幾年的整、修剪,形逐步形成自然開心樹形。第三,叢狀樹形,(定干高度20cm)一種方式是從栽植第二年開始留從樹基部或地面生長出的3~5個萌蘗枝,形成多干叢狀樹形,通過每年的修剪每個主干上著生側枝3~4個,在對側枝進行修剪,逐步形成樹體骨架;另一種方式是每年保留3~5個萌蘗枝,一直留到第五年,在第6年以后逐步疏掉已經結果3或4年以上的沒有新生枝條的主枝,但始終保持有8~10個左右的主干枝。
土壤是榛樹賴以生存的基礎,加強土壤管理是實現(xiàn)早結果、豐產、優(yōu)質的基礎措施。土壤管理是管理榛園的保障性環(huán)節(jié),它是保護榛樹根系的最有效措施,現(xiàn)在往往被一些榛農忽視。
3.2.1 土壤管理主要分土壤改良和管理方法
(1)土壤改良:是因為你的土壤有病了之后所采取的有效方法,土壤病了、壞了,你施再多的肥料都沒有用,都是白瞎。土壤為什么會有病呢?土壤惡化包括那些呢?土壤病了咋辦呢?就要通過土壤改良來治理土壤病。主要表現(xiàn)在土壤物理性狀惡化,土壤化學形狀惡化,土壤生物形狀惡化,土壤板結。
(2)土壤改良主要的目的:增加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養(yǎng)分和保水能力,低洼地抬田增加排水能力,通過增施有機肥、糞肥都為了實現(xiàn)土壤改良。
(3)土壤改良措施:合理使用化學肥料,改善土壤化學形狀,提倡有機肥搭配復合肥促進植物吸收。其實有些地區(qū)單獨使用復合肥的話,利用率就連25%都達不到,被浪費的肥料反而會增加土壤的酸化和鹽漬化。補充有益菌(生物菌肥料)改善土壤生物形狀,調節(jié)土壤中生物菌群的平衡關系;合理使用土壤調節(jié)劑,把碎的土壤顆粒粘成一個個的小土團,恢復土壤團粒結構,保證土壤透氣、保肥、根系也就容易扎根。但是要合理把握,否則會出現(xiàn)副作用;綠草還田,生成綠肥,會吸收一大部分鹽分,降低土壤的鹽漬化。
(4)管理方法主要是地膜覆蓋、清耕、生草覆蓋、免耕等方法。
(1)秋施基肥:前期的幼樹不用施入,4年以上樹在果實采收后至土壤結凍前施入有機肥或腐熟的糞肥。施入量2.5~5kg左右,隨著樹齡的增加施肥量隨之增加。足夠的糞肥是榛樹的豐產穩(wěn)產的必要條件。
(2)追肥:增施復合的化學肥料,最好要測土施肥,做到榛樹需要啥就補啥。對于幼齡榛園最好采用高氮中鉀低磷(N、P、K含量為18/20、16、12/10),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根系吸收營養(yǎng)高峰期施入全年量100%;施肥量:2~3年生2~3兩/株,4~5年生半斤/株左右。達到盛果期后最好采用高鉀中磷低氮(N、P、K含量為12/10、16、18/20);施入量一斤/株左右。
(3)葉面施肥:6月上旬至7月下旬配合病蟲害防治一同施葉面肥和微量元素,如果葉面肥選擇尿素濃度最好為0.1%~0.3%。
(4)施肥方法:環(huán)狀溝、條溝、穴狀及撒施等。
(5)入秋之后對榛樹要噴灑1~2次磷酸二氫鉀,促使枝條和根系木質化程度。
(1)保證榛樹授粉受精是提高坐果率的關鍵;榛樹是異花授粉樹種,一定要合理配置授粉樹,同時還要進行人工授粉。
(2)強健樹體,保護好榛樹根系和葉片。
(3)避免使用激素類生長調節(jié)劑,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及施入時間,配制好N、P、K比例,控制徒長,保證中長結果枝的數(shù)量。
(4)采集山榛子花粉或收集剪枝下來的枝條上的雄花,有利于給各個品種授粉,尤其是盛果期前期幼樹期(4~6年)尤為重要。
(5)榛園的雄花開放50%以上便可以滿足雌花開放之授粉授精。
針對榛子的白粉病、煤污病及褐苞病等病害及榛子的蟲害榛癭蚊、榛實象甲、蛀干害蟲及食葉害蟲發(fā)生狀況,每年5月上旬至7月中旬前可配置代森錳鋅、苯甲醚菌酯或苯醚甲環(huán)唑,葉面肥、微量元素及高效低毒的菊酯類,敵敵畏及蘇云金桿菌等殺蟲劑三效合一的溶液噴灑榛樹3~4次;(同一種藥物最好不要連續(xù)使用兩次)既殺菌殺蟲又可對榛樹補充營養(yǎng),減少勞動支出,做到綜合防治病蟲害效果。對自家的榛園進行蟲害生活史觀察,掌握其生活規(guī)律進行實時防治。增加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實施綜合防治,比如白僵菌和燈光引誘的使用等;也可以園內養(yǎng)雞也可以起到綜合防治效果。
(1)榛園的選擇是根本,選擇窩風向陽地栽植,可以有效避免很多自然災害。
(2)選擇抗性強的品系是預防自然災害的前提,必須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栽培。
(3)加強榛園綜合管理措施,保持樹勢健壯,增強抗性,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增加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搞好水土保持,減輕自然災害的發(fā)生。
(4)自然災害比蟲害更關鍵,它可以讓你全軍覆滅,蟲害只是讓你當年減產。
(1)采收期一般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當果苞與果頂?shù)念伾砂鬃優(yōu)辄S色,而且果苞內的堅果用手一觸即可脫苞便為成熟;
(2)銷售鮮果可以提前采收,采收后處理要及時脫苞,除去雜質,最好儲藏至冷庫最好。
(3)銷售干果最好是等到果實即將落地時開始采收,然后脫苞、晾曬、風選去除雜質,當含水率達到5%~7%是便可入庫貯藏。其方法最好用恒溫倉貯藏最佳。
(4)銷售鮮果和干果不能兼得,鮮果一旦銷售不完,加之儲藏不當,果實就會變質。
(1)苗木的質量,是決定其成活率、長勢、產量的根本因素。主要是根系發(fā)達,分布均勻;木質化程度好,苗木儲存過程中不能失水和感染病菌。
(2)品種選擇準確,既要考慮適合本地區(qū)的抗寒品種,又要考慮品種之間授粉的親和性,還要考慮堅果的品質銷售因素。
(3)榛園選地是實現(xiàn)高產高效的決定性因素。最好是背風向陽地塊。
(4)整形修剪技術是實現(xiàn)高產穩(wěn)產的關鍵性因素。
(5)認真精細田間管理技術(除草、打藥)才能達到高產增收目地的保障性因素。
(6)不能貪大,要根據(jù)自身的經濟條件、勞動力資源量力而行。足量的糞肥或有機肥是榛樹豐產的必要條件,要科學施肥,水肥是基礎性因素。
(7)使用化學除草、除蘗要謹慎,合理科學,以免榛樹受害。
(8)對病蟲害和自然災害一定要以預防為主,尤其要注意“倒春寒”對雌花及雄花的危害。
綜上所述:樹靠根長,根靠葉養(yǎng),相輔相成;選地、選苗是根本;水、肥是基礎;除草、打藥是保障;整形、修剪是關鍵;理論建在實踐上,操作贏在簡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