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巧玲
(江蘇省農墾崗埠農場社區(qū)管理委員會,江蘇 連云港 222344)
非洲菊別名扶郎花,為菊科大丁草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原產南非,性喜冬暖夏涼、光照充足、空氣流通的氣候環(huán)境。其花朵碩大,花盤直徑可達10cm左右;花枝挺拔,花稈長40cm以上,插花壽命長,又有“扶持郎君,事業(yè)發(fā)達”之寓意,因而倍受消費者的青睞。這種花在保護地條件下栽培可周年開花,且切花率高,南京地區(qū)每株可產花25支以上。一個標準大棚種植1000株,年產花25000支,產值可達1.5萬元左右。因其不便運輸,外地的花難以進入本地市場,所以全年的價格波幅不大,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試管苗由瓶內移到瓶外,在環(huán)境上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諸如光照、溫濕度及栽培介質,這些條件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成活率的高低。要想提高馴化的成活率,就必須把握以下幾個關鍵:
適時出瓶煉苗從接種生根培養(yǎng)之日起,約經40天即可長出2cm左右的白色根系,這個時候是最佳出瓶移植時間。出瓶過早,根系尚未發(fā)育健全,吸收能力差;過晚出瓶,瓶中各株苗的根系生長過快,相互纏結在一起,不僅難以出瓶,而且在清洗過程中易將根拉斷,嚴重影響成活率。煉苗時將適合出瓶移栽的瓶苗從組培室拿到移栽地放置6~7天后打開瓶蓋,經1天時間即可出瓶移載。打開瓶口時間不可多于兩天,否則瓶內的濕度下降過快,葉片會因失水而卷曲,另外,時間過長還會引起培養(yǎng)基發(fā)而污染小苗。
栽培介質及設施在大批量移植試管苗且具備可控溫濕度的設施條件下,一般在溫室內做80~100cm的畦面作為苗床。下鋪一層通氣透水性能好的大顆粒介質,然后再在其上鋪一層10~15cm的栽培介質即可。一般情況下可用底部多孔的塑料秧盤作苗床,但無論采用哪一種苗床,在使用之前都要進行消毒培介質選用砼石與珍珠巖按2:1比例混和,或腐熟的鋸木屑較理想。
出瓶清洗出瓶前在瓶內加少量水輕輕旋轉振動,使培養(yǎng)基與瓶底分離,然后用長柄鑷子將苗逐棵取出。取苗時,使用鑷子一定要小心,用力要輕,以防將小苗從根頸部折斷,盡量避免在出瓶時對小苗的損傷。取出的小苗放在清水中沖洗,水溫一定不能與氣溫差距過大,可提前一天將水盛在容器中待用。在清洗過程中還要掌握以下兩個關鍵:一是要洗凈根際殘留的瓊脂培養(yǎng)基,防止微生物的滋生而引起根部腐爛;二是勿傷根,否則會降低吸收能力,影響成活力。將苗消洗下凈后放入2000倍多苗靈溶液中浸泡10秒鐘。
移植及養(yǎng)護栽培介質在移植時應保持一定的濕度,不可過干。移植時用竹片在介質上按3×3cm2的距離開一小洞,使根系充分放入,然后將洞口輕輕合攏即可。移植好的小苗應澆透水,用塑料薄膜蒙起來并遮陽以保持較高的濕度。經過一周后,新根即可長出,此時可噴施低濃度的有機肥,并去除塑料薄膜,以免過濕而引起霉爛。待長出3片新葉即可定植到大棚內。定植前一周可施一次液體有機肥作為起身肥,以增強幼苗的抗植傷能力。
定植以陰天或晴天的傍晚進行為宜。南京地區(qū)除夏季7~9月份的高溫期不宜定植外,其余時間均可進行。
非洲菊喜微酸性、疏松透氣、肥力充分的土壤。整地時可施入經充分發(fā)酵腐熟的廄肥或其它有機肥?;拭?00m2可加入40Kg的腐熟菜籽餅,20Kg過磷酸鈣,20Kg復合肥及腐熟的廄肥。為了使土壤疏松,可加入食用菌清或腐熟的鋸木屑。一個標準大棚可作3畦,畦面寬1.2m,畦高25cm,土層至少保持在35cm。種植密度為每畦3行,交錯種植,株距離30cm,一棚約種1000株。
定植時一定要淺植,使根莖部稍露出土面為宜,并澆透頭遍水。如將根頸埋在土表下,根頸上的生長點就會被埋在土表下,新葉及花蕾在生長過程中必須頂破土層方可伸出土面,生長發(fā)育受到阻礙,影響產花率及切花品質。剛剛定植的植株應用遮陽網(wǎng)遮光。
非洲菊能抗旱而不耐濕,切忌積水。苗期應適當濕潤,以促使根系發(fā)育。生長期內可視土壤的干濕情況而定,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冬季盡量少澆水,土壤以稍干些為好,由于冬季有塑料膜覆蓋,植床上水分蒸發(fā)慢,如澆水勤而多,會使大棚內空氣濕度過大,加上通風性能差,植株易腐爛,且蚜蟲滋生。夏季水分蒸發(fā)快,可適量多澆水,并結合追肥進行,以促進根系對肥料的吸收。無論何時澆水,在澆水時最好避免植株的葉叢心上沾水。因非洲菊的全株被毛,特別是在幼葉和小花蕾上更密布絨毛,如沾上水后,水分不易蒸發(fā),往往會導致花蕾及心葉霉爛。非洲菊只要在5~30℃的范圍內可周年開花,因而在整個生長期內需肥量很大。從幼苗到花芽分化時,至少要保持15片葉才能開出高質量的花,如葉片達不到15片就開花,這樣的花品質低,商品價值不高,且影響植株的發(fā)育,所以在花芽分化前應增施有機肥和氮肥,促使植株充分長葉,以滿足營養(yǎng)生長之需。一般以600mg/kg的KH2PO4和750mg/kg的尿素再加以適量的液體有機肥,每周追施一次,這樣定植后兩個月即可看到小花蕾。植株進入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的時期,應提高磷、鉀肥的比例。一般按350mg/kg尿素600mg/kgKH2PO4、600mg/kg的硝酸鈣、300mg/kg(NH4)PO4每周一次,同時加入適量的有機肥。在開花期內應經常觀察葉片的生長狀況,如葉小而少時,可適當增施氮肥,但施用量不可太多,否則植株生長過旺,葉片繁茂,抽花數(shù)未必增多,但增加了勞工,需經常摘葉,同時葉片過旺,植株葉片相互重疊,光照及通風都不佳,給病蟲害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4~6月和9~11月的兩次開花高峰期前應酌情進行葉面噴施KH2PO4,以滿足生殖生長的需要。在施肥過程中,一定要本著“薄肥勤施”的原則進行。
非洲菊較耐寒,鐵拱大棚內栽培,南京地區(qū)在冬季加蓋2~3層塑料薄膜可安全過冬,并能較好生長,對產花量影響不大。10月下旬初霜來臨之前蓋好一層塑料薄膜,11月份可在每畦上搭小環(huán)棚以保溫,寒流到來之前可在大棚與小棚之間再加蓋一層塑料薄膜,或直接在小環(huán)棚上加蓋草簾,這樣的保溫設施可使大棚內保持在2~3℃以上,經觀察(1995~1996年,南京地區(qū)),室外最低氣溫為-7℃時,大棚內可保持1℃,而非洲菊無凍害。6~9月份可用50%的遮陽網(wǎng)遮陽降溫。非洲菊的生長雖對光照不敏感,但其喜光,要求陽光充足。光線充足時,其葉片生長健壯,花梗挺拔,花色鮮艷。
非洲菊喜硫松通氣的土壤,應經常松土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在每次土壤追肥前要松土,以利根系對養(yǎng)分的吸收。澆水后稍干時應立即松土。松土時一定不要把土壓在葉芽和幼蕾上。
非洲菊為周年開花的植物,其生殖生長與營養(yǎng)生長并進,邊長葉邊開花。葉片過多,不僅影響花枝的數(shù)量與質量,而且影響植枺的光照和通風,易發(fā)生病蟲害,所以在生育期內合理摘葉不僅可協(xié)調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還可增強植株的通風透氣性,使心葉與花蕾光照充分,發(fā)育良好。摘葉時一定要根據(jù)植株自身的生長情況進行,在確保每一株叢中的每一分株留3~4片功能葉的基礎上,摘去病葉、黃葉以及已被采掉花的那片老葉。將重疊擁擠在同一方向的多余葉摘掉。摘葉時注意不要傷及小花蕾。
非洲菊花朵的成熟度對其吸水性影響很大,幼嫩花朵的吸水性很差。最適宜的采花期應在外圍舌狀花瓣平展,內圍管狀花開放2~3圈時采收。一般在傍晚采收最好,采收時應從花梗基部與植株短縮莖節(jié)處折斷,切不可將花梗折斷,否則會降低切花的插花壽命,而且留在植株上的半截花梗會發(fā)生霉爛,誘發(fā)病害,采收后的花應立即插在水中令其吸水,然后包裝上市。
非洲菊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腐霉病、疫薦病及根頸腐病等。大部分是由土壤所帶的病原菌引起的,一旦發(fā)生都沒有切實可行的根治方法,只能采取防治措施,如整地時對栽培基質的消毒,避免連作,淺植,定期噴施殺菌劑,嚴格栽培管理技術等。
主要蟲害有蚜蟲、葉螨,特別是葉螨的危害,一旦發(fā)現(xiàn)應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嚴重時遍及整個田塊,受害葉片卷曲,變硬變脆,葉背密布銹色斑點,花瓣顏色變褐,難以開放,即使開放者,外圍的舌狀花卷曲,伸展不開,失去了觀賞價值。這種蟲多發(fā)生在氣溫高、空氣干燥的月份,應增加空氣濕度,加強通風,防治時可用1000倍的三氯殺螨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