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唯然
視學生如己出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周而復始,一年年,一屆屆,二十幾年間,方勝蘭送走了無數(shù)的學生。對方勝蘭而言,教師雖不能讓每個孩子都成才,但至少要讓每個孩子都成人。因此一直以來方勝蘭都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無論是否帶班當班主任,方勝蘭都非常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家長也都會主動給她反饋溝通孩子的近況。
鄉(xiāng)村學校留守兒童多,缺少父母關愛,方勝蘭把大家當成自己的孩子,時刻關心著他們的學習、生活以及精神狀態(tài),幫助他們健康快樂成長。他們有的性格內向,有的脾氣倔強,大都不善溝通,學習惰性強,方勝蘭就對他們處處細心呵護,想盡一切辦法鼓勵他們,購買各種小禮物獎勵他們。
2013年,方勝蘭再次接手一年級。有位何同學因為遭遇車禍落下殘疾,行動不太方便,其他班的班主任嫌麻煩不愿意接送,方勝蘭主動把孩子要過來,從一年級一直帶她帶到四年級。起初何同學的媽媽因為擔心女兒在校生活不便,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到學校來陪讀,照顧孩子起居。一年之后,方勝蘭主動接過了照顧何同學的任務,和班里的其他同學一起照顧她。后來的一次教師節(jié),方勝蘭收到何同學送給自己的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方老師,你就像是我的媽媽,我愛你!”看著紙條,方勝蘭擁抱著何同學,流下了感動而喜悅的淚水。
讀故事打開孩子的世界
在山里長大,方勝蘭深知農村孩子最渴望什么。站上講臺的第一天,方勝蘭就在班上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并毫不意外地發(fā)現(xiàn),班里55名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人數(shù)為零。這個調查結果越發(fā)堅定了方勝蘭帶領孩子們閱讀課外書籍的決心。
圖書館基本沒有課外書,方勝蘭便采取了最原始的方法,那就是四處搜羅大量的詩歌、故事,每天花15分鐘,給學生讀書、講故事。漸漸地,每天的這15分鐘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時間。一學期以后,方勝蘭驚喜地發(fā)現(xiàn),近一半的孩子書包里都多了一本課外書,有些是用壓歲錢買的,有的是找村里老人借的……
小見成效的方勝蘭把閱讀和德育工作結合起來,當學生犯錯的時候,方勝蘭就給他們讀相關的書,撒謊讀《狼來了》,不懂得分享讀《石頭湯》,不珍惜友情讀《妖怪山》……書籍的力量是巨大的,不用方勝蘭說教,孩子們聽完故事之后,自然知道反省自己之前的言行,慢慢地變得越來越自覺,越來越懂禮貌。
在自己班上嘗到甜頭的方勝蘭,將閱讀模式推廣到全校。2009年她推動學校展開了書香校園的建設活動,既有師生共讀又有學生自主閱讀,甚至引導家長進行親子閱讀。每學期,學校都x舉行“我讀書,我快樂”演講活動,每一年舉行一次大型經典誦讀活動。方勝蘭還組織學校語文老師編寫了校本教材《閱讀導航》。
2014年,方勝蘭結識了“大別山書聲”負責人蔡華勤老師,并積極加入他們的公益閱讀推廣活動中,牽頭成立了“大別山書聲——羅田大眼睛讀書會”?,F(xiàn)在全縣已有7所學校加入了讀書會,共有120名閱讀種子教師,惠及學生6000多人。
堅持課改,促學校發(fā)展教師成長
2003年,在校長的任命下,方勝蘭成為了學校課程改革的牽頭人。10年來,為了讓老師們盡快走進課改,方勝蘭帶領大家學習課改理論,抓住課改關鍵點,將實驗主陣地放在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上,認真觀察課堂中的細枝末節(jié),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反思、提煉、探究,再將研究成果應用于課堂實踐。2012年10月,在黃岡市課程改革十年總結表彰大會上,學校被評為了黃岡市課程改革先進單位。在會上方勝蘭做了題為《揚校本研訓之帆,啟課程改革之旅》的發(fā)言,由方勝蘭他們創(chuàng)研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得到了大家的關注與專家的首肯。2013年,黃岡市啟動第二輪課改,學校榮幸地被定為黃岡市“健康課堂”首批綜合試點學校。面對厚望,方勝蘭沒有沾沾自喜,她重新審視了學校十年來的課改歷程,決定將課改與學校的“幸福”文化理念融為一體,將課堂教學改革確定為“幸福課堂”實驗。2013年下半年,經過反復試教、分析、總結,方勝蘭提煉出了“三主四環(huán)”教學模式,“三主”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問題為主線;“四環(huán)”即激趣自學—質疑探究—互動展示—拓展深化。2014年11月,全縣首次小學課堂教學改革試教研討會在學校召開,會上,方勝蘭對“幸福課堂”的闡述在全縣小學界再度掀起熱潮。2015年,方勝蘭將“國培計劃”項目與學校研修實際進行了有機整合,探索出了“三評磨三課,四維促四研”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專家的高度贊揚,并在縣內推廣。方勝蘭還指導并參與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等多個科研課題實驗,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實驗教師。方勝蘭因此也成長成了全市有影響力的黃岡名師。
二十多年來,方勝蘭始終以校為家,把促進學校發(fā)展,教師的成長作為己任。 “因為有愛,花更艷,草更芳;因為理解,地更闊,天更藍;因為智慧,路更遠?!闭沁@份對學生的愛、對同事的愛、對學校的愛、對事業(yè)的愛,激勵著方勝蘭在農村教育的道路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