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心,員 麗,張衛(wèi)星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河南 新鄉(xiāng)453000)
新生兒由于腸道菌群失調、膽紅素代謝異常而引發(fā)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出現高膽紅素血癥,如不及時治療,則會引發(fā)核黃疸,對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造成不可逆損傷,因此盡快降低膽紅素濃度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治療中尤為重要[1]。本研究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75例,均為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隨機分為對照組37例和觀察組38例。對照組男21例,女16例;日齡5~26天,平均(15.62±3.84)天;病程2~24天,平均(13.26±3.46)天;足月兒23例,早產兒14例。觀察組男20例,女18例;日齡4~27天,平均(15.13±3.29)天;病程3~25天,平均(13.59±3.82)天;足月兒25例,早產兒13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yī)均符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2]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標準。中醫(yī)符合《實用新生兒學》[3]診斷標準,主癥為少食厭食、惡心嘔吐、皮膚發(fā)黃;次癥為精神疲倦、大便淺黃、小便深黃;舌質微紅、苔薄白,脈弦數。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③家屬均知情本研究。
排除標準:①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②合并心、肝、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③合并感染性疾病。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間隙藍光照射,8~24h/d;膽紅素過高者可予以肝酶誘導劑、白蛋白靜滴等,必要時可給予抗感染、供氧、營養(yǎng)支持等。
觀察組加用加味茵陳蒿湯口服藥用茵陳10g,金錢草8g,茯苓6g,郁金、澤瀉、梔子各5g,大黃3g;水煎,日1劑,取100mL藥液,可分多次少量服用。四君子湯灌腸藥用人參、白術、茯苓各5g,炙甘草2g。加80mL清水煎至20mL藥液,2mL/(kg·d),從肛管分2次緩慢注入直腸,每次保留20min。
兩組均持續(xù)治療5天。
膽紅素水平變化:于治療前、5天后采用經皮膽紅素監(jiān)測儀對膽紅素水平進行檢測。
黃疸消退時間:觀察兩組膽紅素水平低于102μmol/L所用時間。
顯效:膽紅素濃度低于102μmol/L,黃疸消失。有效:膽紅素濃度處于102~170μmol/L,黃疸明顯減輕。無效:膽紅素濃度高于170μmol/L,黃疸無消退,甚至加深。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膽紅素水平變化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膽紅素水平變化比較 (μmol/L,±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膽紅素水平變化比較 (μmol/L,±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38 296.15±24.62 75.29±13.26 48.687 0.000對照組 37 297.64±23.59 98.34±15.18 43.087 0.000 t 0.268 7.009 P 0.790 0.000
兩組黃疸消退時間比較。觀察組黃疸消退時間為(5.23±1.65)天;對照組黃疸消退時間為(7.31±1.57)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590,P=0.000)。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發(fā)病機制與新生兒紅細胞凋亡較快、早產兒血中白蛋白水平較低,機體肝功能處理能力較差有密切聯系;其中腸內菌群失調,膽紅素代謝障礙,促使機體吸收未結合膽紅素,導致膽紅素濃度過高,從而形成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一般伴有黃疸,而嚴重高膽紅素血癥會損傷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tǒng),引發(fā)核黃疸,伴有一定后遺癥,給患兒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5]。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為藍光照射,主要利用光化學反應,促進膽紅素代謝,減少體內膽紅素濃度。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屬中醫(yī)“胎黃”范疇。認為其發(fā)病機制與母體內蘊濕熱、濕邪之毒,遺傳至胎兒,或新生兒娩出后外感邪毒有關。因此治療以疏肝利膽、補脾益氣、清熱祛濕為原則[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膽紅素水平低于對照組,黃疸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可見加味茵陳蒿湯口服聯合四君子湯灌腸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有效降低膽紅素濃度,快速去除黃疸。分析其原因在于,加味茵陳篙湯具有健脾、清熱、祛濕的功效,方中茵陳性寒,具有清熱、退黃、利肝膽的功效;金錢草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排石利尿的功效;茯苓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郁金性寒,具有行氣涼血、利膽退黃的功效;澤瀉性寒味甘,具有利尿泄熱的功效,與茯苓聯用,可強化利水滲濕效果;梔子性寒,具有瀉火利濕、疏肝清熱的功效。諸方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茵陳可促進膽汁分泌,保肝降酶,且退黃作用明顯,對新生兒肝臟具有保護作用,加味茵陳篙湯可有效調節(jié)新生兒腸道菌群,保護腸道黏膜,加強膽紅素代謝[7]。四君子湯具有健脾燥濕、補氣生血的功效,方中人參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白術性溫,具有健脾燥濕、保肝利膽的功效;茯苓味甘,具有健脾滲濕的功效;炙甘草性溫,具有益氣補中的功效,且可調和諸藥。諸方合用,共行補氣健脾、燥濕之效?,F代藥理研究表明,人參可促進機體蛋白質合成,抑制氧自由基產生;白術可強化機體清除自由基功能;諸藥合用,能夠調節(jié)胃腸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同時保護腸道黏膜,增強機體免疫力[8]。加味茵陳蒿湯口服聯合四君子湯灌腸治療能夠增強腸道蠕動,改善胃腸功能,加強膽管擴張,促使機體加快排泄膽紅素,降低新生兒體內膽紅素濃度。
綜上所述,血癥加味茵陳蒿湯口服聯合四君子湯灌腸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能夠降低膽紅素水平,縮短黃疸消退時間,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