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漢開書院學校 賴金瑛
供圖/銳景創(chuàng)意
“老師您好,放暑假期間,我在家里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很長,但是我覺得很不開心,感覺和父母之間的溝通總是不太順暢,沒說幾句就陷入了僵局,要么以爭吵收尾,要么以沉默結(jié)束。以前我并不會覺得爸媽很煩,現(xiàn)在一想到要和他們說話,就已經(jīng)覺得煩躁了。我知道爸媽很愛我、很關(guān)心我,我也很愛他們,但就是什么都不想和他們說。每次跟他們吵架之后,我都會很內(nèi)疚,也很難過,可是我又不好意思向他們道歉,每次也控制不住自己說話的態(tài)度和語氣,我該怎么辦呢?”
這是一名初二學生的來信,其他同學是否也有和他類似的情況呢?不知道怎么和父母溝通、相處,不知道自己的情緒為何失控,更不知道怎么處理這樣的情況……
請有類似情況的同學不要太擔心,這些情況在青春期是很常見的,只要我們使用恰當?shù)姆椒ㄌ幚砗眠@些問題,就能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愉快地向成年人的生活邁進。
青春期的特點之一就是情緒容易波動,一會兒風和日麗,一會兒雷電交加,隨時有可能因為一點小事情,情緒就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可能是電影里某句激動人心的話語,你也會跟著充滿斗志;有可能是小說里某個令人悲傷的橋段,你也和主人公一起陷入了悲傷;也有可能是手機里某條不經(jīng)意的玩笑,你就憤怒地摔下手機。就像周杰倫歌詞里唱的,“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只不過你是情緒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同時,這些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只要有別的事情吸引你的注意力,你就會把剛剛的情緒拋到腦后了。
除了情緒容易波動,矛盾心理也是青春期的特點之一。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是青春期常見的矛盾心理,既想要像成年人一樣獨立,又需要依賴他人,想要和他人平等交往,又有很強的自尊心,不愿意完全敞開心扉。
在這兩個心理特點的影響下,青春期的孩子就很容易和父母產(chǎn)生沖突,出現(xiàn)開頭那位同學所說的情況。
了解了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之后,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在青春期與父母友好相處。
在解決所有的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接納自己。情緒發(fā)生波動、不受自我控制、不想和父母溝通,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不要一味地自我責備,也不要以此為借口任由情況惡化。我們要真正地理解自己,才能向更好的自己出發(fā)。所以,請你接納自己。
供圖/銳景創(chuàng)意
我們身處青春期,有自己的特點,父母身處他們的時期,也有他們的特點。我們不能要求自己做到完美,也不能要求父母處處做到符合我們的心意。接納父母的不完美,是和父母友好相處的開始。
學會接納之后,邀請你的父母進行一次認真的對話,探討彼此如何更好地相處。如果你擔心無法當面說出你想要表達的東西,可以以書信等文字方式向他們傳達你的想法。你可以向他們進行科普,告訴他們青春期的特點是什么,你個人在這時期的行為表現(xiàn)、內(nèi)心想法是什么,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你、接納你。同時,你也可以表達你對他們的愛和理解,以及你希望可以和他們友好相處的期待。
你可以和父母就經(jīng)常產(chǎn)生矛盾沖突的問題進行溝通,和父母一起尋找矛盾沖突的根源、雙方產(chǎn)生分歧的地方、雙方在矛盾沖突中的行為表現(xiàn)和心理想法,找到這些答案之后,你們還可以一起商量如何改變在矛盾沖突中的想法和行為,以和平解決問題。記住,矛盾沖突的雙方不是你和父母,而是問題和你們,你和父母不是敵人,而是戰(zhàn)友,應(yīng)該攜手戰(zhàn)勝問題。
你還可以和父母“約法三章”,以平等、獨立的身份共同制訂屬于你們的家庭規(guī)則,比如,對話的時候音量不能過高,避免將溝通變成吵架;每周要花一個小時坐在一起好好地聊天,分享自己一周的經(jīng)歷、想法和心情,更好地促進感情。
如果你和你的父母都不太擅長與他人溝通,你們可以一起學習溝通的技巧,比如,要能夠清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不能自以為我說一半別人就能知道我想說什么。通過共同學習,可以更容易地找到適合你們溝通和相處的方法。
即使你無法完全做到與父母友好相處,也別像生氣之后關(guān)起房門一樣關(guān)上自己的心門。向父母表達你對他們的愛意,能夠緩和彼此的關(guān)系、拉近彼此的距離,也會讓他們更勇敢地陪你度過青春期的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