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舒蘭市新安鄉(xiāng)榆樹溝村第一書記劉志以產業(yè)發(fā)展為主線,形成產業(yè)規(guī)模。幾年來,榆樹溝村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真抓實干,帶領群眾致富。劉志清楚,發(fā)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脫貧的造血細胞。他將黑木耳種植確定為提升貧困戶收入的扶貧項目,帶領貧困戶入股撫民木耳合作社,將年底收益資金全部用于貧困戶分紅。2018年,經過多次走訪調研,劉志與村“兩委”又確定了發(fā)展甜糯玉米種植項目。項目實施后,他自行墊付資金2萬元,帶領村民和貧困戶、殘疾戶種植甜糯玉米,并與舒蘭市平安冷凍有限公司簽訂精準扶貧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玉米的銷售和儲存有了保障。劉志積極扶持殘疾致富帶頭人任德利,投入資金3000元幫助任德利維修雕刻車間,多渠道幫助其銷售殘疾人雕刻產品,組織附近村貧困戶和殘疾戶開展雕刻培訓,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渠道。
無私奉獻,贏得一片民心。走訪貧困戶是劉志的日常工作,自駐村以來,他時常到孤寡老人家中和敬老院走訪慰問,陪老人聊天解悶,為老人們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村里的老人也是打心底里喜歡上了這位“小劉”書記,但凡家里有個大事小情都愿意和劉志商量。在榆樹溝村,發(fā)生在“小劉”書記身上的感人事跡有很多:為身體四級殘疾的李桂芬老人協(xié)調輪椅,并多次去看望,帶去必需的生活物資;為貧困戶高云海愛人去世和貧困戶劉福臣病重協(xié)調資金;幫助新安鄉(xiāng)敬老院的五保戶老人任殿全銷售剪紙作品創(chuàng)收,這些行為讓村民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
黨建引領,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劉志大力推進村黨組織建設,完善了村黨組織各項制度,認真組織開展“三會一課”以及主題黨日活動。為了豐富村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劉志經過多方協(xié)調資金新建一個55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廣場;協(xié)調相關部門新建氣象站,及時準確地觀測降雨量,最大限度地保障村民財產安全;新修村村通水泥路以及路邊溝、橋涵、機耕路,解決了村民種地收地難問題;完成了整村自來水入戶等惠民利民工程。如今,走進榆樹溝村的每一個村屯,干凈整潔的村子盡收眼底,溫馨愜意的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堅守疫線,守護一方平安。兩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劉志帶領駐村工作隊堅守在抗疫一線。繁忙的工作讓劉志顧不上自己的小家,妻子也承擔著卡點執(zhí)勤任務,4歲的兒子整日哭鬧但也只能交給爺爺奶奶看管。每當有人說起孩子時,劉志的眼里都泛著淚光,心中有說不出的苦澀。
扎根榆樹溝村的4年間,榆樹溝村村集體強了、環(huán)境美了、村民富了,但劉志從未停歇,仍然腳踏實地推進著脫貧攻堅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