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口腔疾病是口腔科治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fā)病率極高的一種病癥。目前的口腔內科疾病診療中常見的病癥有:牙周炎、牙髓炎等??谇患膊∽鳛楫斀衽R床診療中的多發(fā)病、常見病,其在口腔科的診療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在各種疾病診療中齲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WHO 組織將這種疾病列為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三種疾病,尤其是在青少年兒童中最為常見,患有齲牙的幾率很高。
此類疾病最常見的疾病形式是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牙髓炎的臨床特征是患者牙齒出現(xiàn)明顯變色,在介入刺激下疼痛感明顯,并且無刺激也會出現(xiàn)自發(fā)疼痛,慢性者可出現(xiàn)牙髓息肉,疼痛為不甚明顯的陣發(fā)性隱痛或每日出現(xiàn)定時鈍痛。
有些患者進行X 射線檢查牙齒出現(xiàn)牙髓鈣化及牙內吸收等特征。急性牙髓炎診斷時要與齦乳頭炎、上頜竇炎、三叉神經痛的診斷做好鑒別診斷。根尖周炎多由于根管內的感染通過根尖孔作用于根尖周組織所引發(fā),其臨床特征包含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急性時患者出現(xiàn)明顯的疼痛感,并隨病情發(fā)展,疼痛感不斷加劇。轉為慢性后可出現(xiàn)根尖周膿腫、根尖周肉芽腫、根尖周囊腫等。此類疾病除相應的臨床癥狀判別外,還需借助X 射線檢查患者的根尖形狀和投射區(qū)邊界以判別疾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此類口腔疾病的臨床特征是患者牙齒的牙頸部、牙齒窩溝以及鄰接面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質地、顏色和形態(tài)的改變,同時牙齒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齲洞。此疾病分為淺齲、中齲和深齲三種類型。其中淺齲患者并未出現(xiàn)自覺癥狀,并且形成的齲洞也較小,僅出現(xiàn)釉質、牙骨質和(或)牙本質齲。中齲患者牙齒在介入刺激下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酸痛感,但去除后癥狀立即消失,形成的齲洞較為明顯。深齲患者牙齒在介入刺激下會產生比中齲患者更加顯著的疼痛感,并且極易受到刺激產生疼痛,形成的齲洞大且深。并且很多患者伴隨出現(xiàn)口臭等。對于難以辨別的齲齒可以借助X 射線進行辨別。
口腔粘膜是也常常聽到一種口腔疾病,它的癥狀是會出現(xiàn)苔蘚、口腔潰瘍,甚至會出現(xiàn)紅斑狼瘡、皰疹、結節(jié)等感染癥狀,其中,大多病人患有的是口腔扁平苔蘚、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念珠菌感染,在就醫(yī)時需要觀察黏膜破裂區(qū)域的癥狀,當然,前期也要進行相關問詢和檢查,判斷有無出現(xiàn)疼痛、發(fā)燒或是四肢無力等現(xiàn)象。特殊病例也能夠進行免疫學及基因診斷??谇火つぜ膊〉脑\療關鍵是要找出疾病的病因,掌握疾病的進展,為以后的治療做好基礎。
在常見的口腔內科疾病中,有很大一部分疾病通過使用對癥的藥物就可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常見的治療口腔內科疾病的藥物主要有三大類,它們分別為抗生素類、維生素類與激素類藥物。三種藥物的治理方向與側重點各有不同,例如抗生素類藥物主要作用是抑制口腔內治病微生物的形成,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維生素類則側重于補充口腔受損部位所缺的維生素,使其恢復加快,達到治療效果;激素類藥物比較傾向于提高口腔內各器官的免疫能力,以防治為主,降低其再次發(fā)病的幾率。三種藥物各有所長,可根據不同情況不同選擇。
在進行口腔疾病的過程中,第一步便是對患者口腔進行徹底的清理工作,清理時所用到的藥物大多為雙氧水或者是生理鹽水,其目的就是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潔,排除其它因素對治療的干擾,為后續(xù)治療工作打下基礎,使之能夠順利進行。
齲齒疾病主要是采用填補修復的方式。一般情況下,細菌滋生是誘導口腔疾病產生的重要原因。齟齒疾病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牙齒內部出現(xiàn)空洞。要治療這類型疾病主要采用高分子復合樹脂或者玻璃離子體對患者的牙齒進行填補修復,采用這種方式來降低患者的牙齒疼痛感。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氫氧化鈣以及丁香油酚類填充牙齒根部來治療牙髓病,為牙齒構建一層堅實的屏障。
在口腔疾病中,最常見的是牙齦出血,但我們對牙齦出血這類的口腔疾病的關注較少,這也就導致其沒有一個相對規(guī)范且系統(tǒng)的處理方法。這些問題一般需要進行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局部上藥等手段,也都屬于藥劑止血的處理方法。
口腔內科的常見疾病較多且復雜,因此對患者進行診斷時,首先要以問詢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病史等,進而掌握發(fā)病原因,然后了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判斷患者可能為哪種疾病,并進行鑒別,這樣才能對癥治療;所以,口腔類疾病的有效診斷是治療的基礎,在診斷結果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