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實驗中學,江西 南昌 330009)
引言:生物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生命意識與科學意識的課程。將單元教學模式應用生物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生物素養(yǎng)與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良好品質形成。文章就該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進行分析。
單元教學,就是圍繞某一主題,利用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進行生物知識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品質素養(yǎng)。在新課標中,對生物教學提出明確的要求,發(fā)展學生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等學科素養(yǎng)[1]。單元教學的應用,可以促使學生核心素養(yǎng)形成,能夠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實際教學中,對單元教學方法進行分析,采用適合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教育事業(yè)更好發(fā)展。
單元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分析,明確教學重點,并根據(jù)單元知識內容,構建概念結構,明確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以此實現(xiàn)以概念為中心的教學要求。由于高中生物內容比較復雜繁多,需要教師付出較多的精力,將分散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并圍繞某一知識點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生物單元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單元知識學習中發(fā)現(xiàn)生物知識的本質,形成思維邏輯[2]。
以《細胞的基本結構》章節(jié)內容為例,這一單元內容主要講解,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細胞器(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這三點內容。在單元教學活動前,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入分析,了解每個知識點的重難點學習內容,并探究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如細胞膜內容,要求學生掌握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了解細胞膜在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教學重點 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圍繞“細胞的基本結構”,將各個知識點應該掌握、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在課堂上根據(jù)思維導圖組織教學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快速掌握理論知識,構建知識結構。教材分析,在單元教學模式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因素。因此,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以此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
單元教學活動中,對教材內容分析結束后,則制定教學目標,圍繞單元教學重點設計有效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在綜合知識學習過程,學習能力、問題能力與情感品質得到提升。教學目標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前提,若是沒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那么教學活動效果也會不理想,不利于學生能力培養(yǎng)。因此,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對教學目標的分析,突出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在學習中快速掌握知識,形成良好的知識素養(yǎng)。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應圍繞情感態(tài)度、過程方法、知識技能這三個方面設計,以此保證教學目標的全面性。通過全面且具體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理論素養(yǎng)與文化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提高。
仍以《細胞的基本結構》為例,課堂教學中,設計以下目標:第一,知識技能。掌握細胞膜、細胞器、細胞核三個基本機構的功能、組成、定義,并理解其在細胞組成中的意義。通過單元學習,能夠說出各個細胞器之間的協(xié)作關系。第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探究與實踐的方式,制作細胞結構模型,學會用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第三,通過教師引導與動手操作,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與生命意識。教學目標的設計涵蓋了這一單元所有的知識點,可以將此作為指導學生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根據(jù)教學目標,探究課本知識,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分析結束后,則開展課堂教學,讓學生圍繞教學目標內容進行專項學習,快速掌握理論知識,明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情景教學、探究教學、實驗教學的方式進行學習活動,為學生展示不同形態(tài)的生物知識[3]。這樣一來可以豐富教育形式,能夠滿足不同知識點的教學要求。
以細胞器這一知識點的學習為例,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了解細胞器的功能、組成。通過顯微鏡的觀察,可以將課本知識立體化,能夠加深對文化知識的理解。利用這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與動手能力。在單元教學中,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品質形成。
課本知識教學結束后,則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多元化評價活動。教學評價是單元教學的核心,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學評價中,對學習過程、參與學習熱情、學習結果等進行綜合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具體表現(xiàn)。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進行評價,以此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為教學水平提升的依據(jù)。通過教學評價完善,提高知識教學效果,促使教育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加強對單元教學的應用,通過教學內容分析、教學目標設計、學生討論與教學評價,提高整體教學效果,使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中構建知識網(wǎng)絡,形成知識結構。通過該方法應用,豐富教育形式,提高學生生物學習效果,提升教學水平,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