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科技工程學校/安徽蚌埠技師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感恩,不僅僅是一種精神、思想美德,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我們本身就具備的情感之一。因此,我們應明確感恩教育并不是強制性地灌輸精神,而是應建立在原有的情感上,深入挖掘他們的思想特征,進一步激活其感恩思想,給予正向的積極引導。在中職這一比較特殊的教育階段,在班級管理中滲透感恩教育,可以讓學生更迅速、更緊密地融入集體生活當中,在促進健康成長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可謂一舉兩得,有極高的實踐意義。
目前來看,仍舊有一部分教師對班級管理活動中感恩教育的意識比較淡薄,并不重視該項工作的落實,導致在實際管理中出現(xiàn)過大的行為偏差,使班級整體凝聚力不足的情況出現(xiàn),導致學生相關意識的形成受到阻礙。
教師管理方法不科學是制約學生素質提高的關鍵原因。一些教師盲目為了追求高質量的管理和教育效果采取了強制性的思想灌輸手段,導致學生出現(xiàn)叛逆心理,使教育適得其反,阻礙了學生的思想提高。
對于感恩教育,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融入榜樣教育,以榜樣力量促進他們的情感深化。教師應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例如,在國慶節(jié),教師便可以向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宣傳愛國精神的海報,與學生一同觀看傳遞紅色精神的視頻,培養(yǎng)他們對于國家的感恩意識,向其傳遞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與和平的價值觀念。同時,由于中職生更愿意模仿同齡人,教師也應注意在學生中構建榜樣目標。對于整體素質較好的學生,教師應給予他們積極的贊揚,鼓勵其他學生向該學生學習。如此,營造良好、輕松的班級氛圍,讓他們在互相學習的同時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學會互相幫助、共同合作,形成對于相互幫助的感恩意識。
評價學生是否形成了良好的感恩意識,需要觀察他們的言談和行為舉止。也就是說,該項教育不應該是簡單的理論說教,而是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真實的活動中進行。例如,在中秋節(jié),可以借助節(jié)日的氣氛設計“板報評比”的活動。讓學生自行繪制一期以“尊老愛幼,家庭和諧”為主題的板報,用真摯的語言表達對家人的尊重和感謝。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在班級中進行一些節(jié)日布置,向其講述中秋節(jié)的來源和發(fā)展,讓學生感受節(jié)日的美好,促進他們對家庭美滿、闔家團圓的感恩意識形成。
再者,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等節(jié)日,可以設計演講主題班會。讓學生朗誦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的文章,進一步深化他們對父母的感謝意識。同時,教師還應注意方式的多樣化,給予學生持續(xù)的新鮮感,開展形式豐富的感恩教育活動。例如,借助多媒體技術,錄制“關愛偏遠山村留守兒童”的視頻,讓學生各自表達對弟弟妹妹們的愛護之情,傳遞感激當下生活、感謝父母的情感,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
環(huán)境對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職生正處于行為養(yǎng)成的黃金階段,為其構建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十分重要。同時,我們都知道,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經(jīng)過長久的努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的。這也就意味著,教師應持續(xù)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保持感恩教育的連續(xù)性,為學生意識的深化提供時間與空間上的雙重支撐。比如,一些學生在該項教育之初表現(xiàn)得十分積極,往往會在見到長輩、教師時主動問好,或在朋友圈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出現(xiàn)積極性不足的情況,不再主動吸收并表達感激情感。對此,在推進班級管理常態(tài)化的同時,教師應注意及時肯定學生的知恩、報恩行為,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引導他們長期堅持,為其思想觀念的養(yǎng)成和行為模式的轉變注入持久的動力。
作為思想價值觀念的一部分,培養(yǎng)學生知恩、報恩、施恩的意識,是一個多元的教育活動,需要以全方位的、多層次的手段為支撐。對此,僅僅局限于課堂是十分不可取的,極易造成學生的個人成長效果不理想。也就是說,在管理班級時,教師應注意向課外實際生活延伸,適當開拓他們的視野,將感恩教育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中職生已經(jīng)形成了相對獨立的思維模式,有自己的認知和評價標準。
因此,教師應站在他們的角度上,選擇更符合其年齡特點、身心需要的生活化管理、教育元素,讓他們在更廣闊的空間中成長,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感謝意識。例如,在植樹節(jié),就可以組織學生到郊外栽種樹木,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意識,傳遞“花草竹木在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的意識,培養(yǎng)其感謝自然、愛護地球的精神。再者,還可以組織“下鄉(xiāng)”活動,帶領學生到貧困地區(qū)學習,讓他們切身實際地感受貧困地區(qū)的生活艱辛,進而感恩為自己打造無憂無慮生長環(huán)境的家人與社會各界力量。
總之,感恩的對象是十分廣泛的,包括教師、家人、朋友乃至整個社會。因此,這項教育是任重而道遠,在強化意識之外還有著一定的責任承擔色彩。對中職生來說,接受感恩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豐富精神層次,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更好地承擔家庭責任、社會責任。但是,在當前的信息時代,中職生極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出現(xiàn)行為偏差。這便要求教師在管理班級時應充分發(fā)揮感恩教育的積極作用,增強道德培養(yǎng)的實效性,發(fā)揮自己的榜樣作用,從根本上提高管理效率,為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加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