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超
(琿春紫金礦業(yè)有限公司,吉林 琿春 133300)
資源的開發(fā)是需要規(guī)劃的,隨著國內對礦石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原本處于地質表層的礦石資源已經面臨枯竭,為了保證各行各業(yè)的生產供應,有關勘探人員需要去探索地質深層的礦石資源。伴隨著地底勘探深度的增加,相關礦石資源開采的難度也會逐漸上升,為了能夠挖掘地層深處的礦石資源,相關部門使用的技術水平也要相對應提高,本文就勘探人員在地質礦產開采中面臨的難題進行討論并加以解決,從而使我國的地質礦產資源事業(yè)更好的發(fā)展。
(1)測井勘探技術。測井勘探技術是目前地質礦產開采當中最常用的技術之一,這種技術對于地質的破壞較小,并且測量的精度較高,所以一直深受地質勘探人員們的青睞,該技術通過對地質結構的含水量、碳灰、泥沙等物質進行細致的分析,利用物理力學的方法模擬地質巖層的結構,通過模擬地質結構勘探人員能夠清晰的把握地底深處礦石資源的分布以及巖層的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勘探人員在施工時能夠輕松避開軟土層或者較難挖掘的巖層,并且可以有目的性的挖掘地質巖層,這樣既可以做到高效率的開采礦產,也能把對地質的破壞程度降到最小。
(2)重磁電勘探技術。重磁電勘探技術多用于勘測各種復雜的地形地貌,像是在現實當中常見的巖溶地帶、含水裂隙帶、斷裂地帶、陷落柱以及沉積盆地帶等,該技術可以適用于各種環(huán)境,并且測得的數據也相當精準。該項技術也是當前我國地質勘探技術的主力軍,利用重磁電勘探技術測量地質礦產資源時,相關勘探人員需要同時利用直流電和瞬變電磁法等多種方法結合到一起使用,為的就是能夠清楚的勘測出地質深處的礦石資源分布[1]。
(3)高分辨地震勘探技術。高分辨地震勘探技術是目前勘探技術當中最為復雜的一種,該技術最明顯的特點是能夠清晰的分辨出處于交叉地帶的礦產分布情況,此項技術在探究合并區(qū)、巖漿層以及斷落層等相關地層結構時有明顯的優(yōu)勢。在地底巖層的眾多結構當中,礦產資源只占據了較小的比重,要從眾多地質結構當中探測出礦石帶是相當困難的,但是高分辨地震勘探技術可以有效的分辨出各個巖層結構,以便能快速準確地篩選出礦石帶[2]。
(1)引發(fā)自然災害。在很多大型采礦工程當中,由于一些工作人員忽視了礦石的采集過程,對于周圍地質的保護工作也沒有做到位,結果就會造成地質礦產勘探工程破壞了巖層機構,因此地下水質遭到污染。同時地表也會在暴雨天氣形成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自然災害的出現會給礦石帶附近的居民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嚴重點還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健康。所以勘探人員在地質礦產的開采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相關的環(huán)境保護法,在破壞地質結構最小的情況下,完成礦物質的開采工作。
(2)破壞生態(tài)平衡。在自然當中,每塊土地都有自身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生態(tài)系統(tǒng)當中最簡單的便是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通常在生物當中把這種關系稱為食物鏈,食物鏈的最低端便是生產者,即綠色植物,綠色植物所依賴的營養(yǎng)物質大多來源于土地的供給,工作人員在進行地質礦產的開采過程中,由于破壞了的巖層結構,使土壤的營養(yǎng)含量遭到破壞,而得不到充分營養(yǎng)物質的植物就會凋零枯萎,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當地的地底結構遭到了嚴重損壞,使得植物的營養(yǎng)含量跟不上,進而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失去平衡。治理工作不足。在整個地質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當中,地質淺層的礦石資源容易獲取,其相應的技術也較為簡單,前期投入的成本少且回報高。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可是伴隨著地質淺層礦產資源面臨枯竭。
人們?yōu)榱藗€人和企業(yè)利益?zhèn)兊睦?,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更深處的礦藏資源。為此,相關人員應當合理的、有計劃的開采礦石資源,一旦過度追求經濟效益,不惜犧牲地質環(huán)境來解決自身存在的難題,那么終將會使勘探工作損失大筆的金錢。
(3)工作進度緩慢。從我國地質礦產勘探的總體來看,我國占地面積大,各種復雜的地形地貌都有,同時在這些復雜的地形之間蘊藏著大量豐富的礦產資源,而由于某些地區(qū)經濟條件落后,使得該地區(qū)的礦產勘探工作所使用的設備落后,進而會大大影響到整個礦產勘探的施工進度。同時地方人員在地質礦產勘探工作方面沒有具體的規(guī)章制度,使得各個工作人員的工作銜接出現問題,最終造成整個地質礦產勘探工作進度遲緩。
(4)隨意開采資源。當下由于礦產資源和石油、天然氣一樣同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我國為了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政府在資源開采方面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要合理,否則將會造成無能源可用的尷尬局面。在實際的地質礦產的施工當中,多數工程對于礦產的開發(fā)并沒有按照國家出臺的政策進行,現實當中許多礦產勘探工程隊伍的裝備落后、技術水平差,這就造成這些隊伍只能開采淺層的礦產,當一個區(qū)域表層的礦產資源開采完畢后,由于工程隊技術水平的限制,使得地質更深層的礦產資源無法開采,這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5)綜合研究薄弱。目前為止,地質礦產勘探是一項綜合技術很強的工程,在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充分考慮到地形對于開采工作的影響,同時還要準確偵測出礦產資源的分布帶,要想完成這些工作,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勘探所使用的各項技術對于礦石帶的分布、巖層的結構都有幫助,并且面對復雜的地形地貌時,先進的勘探技術能夠讓工作人員避免因地質結構原因而導致的各種風險。
(1)研發(fā)新技術。當前地質礦產勘探工作中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工程人員不了解地層結構無法準確判斷出礦藏的分布帶。同時由于地質的復雜性使得開采礦石的鉆探技術也無法在深層處工作,為了有效解決礦產勘探和開采中面臨的難題,大力發(fā)展和研究相關新技術可以打開當前的困難局面。
(2)整合能源開采方式。地下礦產資源分布有時是多個資源交合在一起的,像是日常當中常見的石油、煤礦資源都可能分布在同一區(qū)域,按照道理來講,可以同時開采這兩種能源??墒乾F實當中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使得兩種能源需要分開來進行操作,這就大大浪費了人力和物力,為了節(jié)省資源浪費,相關人員可以試著把兩種能源的開采方式整合在一起。
總的來說,地質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在實際當中還有諸多的難題需要解決,為了有效解決這些難題,增大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大力研究新技術,使得礦產資源的開發(fā)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