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馮秀群,海南瓊山人,中國人民大學海南校友聯(lián)誼會副秘書長,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海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海口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1
清明四月
風來,雨來
來不及被陽光烘烤的茶葉
明前茶,醉香
酒,屬茅臺
有人依墻閑聊。提及遵義,提及一條赤水河
流經一個城,一個鎮(zhèn)
茅臺鎮(zhèn)。這里的水
變了酒
這里的人酣睡,醉了,不累
似乎它一直隱于大婁山
赤水蔥郁,星子總能落滿這條酒河
人類千百年的精華被汲取
入杯的并非酒,是一把刀
耕牧在茅草中,砌一口深井
漢武帝垂涎,才讓司馬遷的文字里
飄出千年余香
2
每年八月,麥子登堂入室
梯田上的一部分糯糯的高粱
低下頭,等一場與它們有關的革命
國酒,醬香。讓所有石板街的空氣
醉態(tài)客人
其實,誰不知道鄒旺酒業(yè)
也只有李杜不知罷了
如若不然,他們的對飲月下
肯定又出新詩新韻
這樣的詩人,似乎天生與茅臺相熟
天生早已在千百年前
就預知了酒在此刻的作用
3
當太陽卸下金子
許多人正焚香禱告。用一杯醬香型茅臺
敬畏天地、水域、麥子
而躬身回敬之人
投料、蒸煮、發(fā)酵、蒸餾
調配在祭文與神靈之間
如若在燈下,與友小酌一口
在自己的唇齒留下脆冷的深秋
再由咽喉往下沁入一股熱流
那么,甘冽醇香會隨血液,灌流全身
4
今天,以一首詩的輕盈
將一粒粒飽滿的食糧釀成醇香
成為字符里的一瓶風雅窖藏
推開漢字的窗??创迩f的田埂
從遼闊里用酒香將炊煙引渡于晚霞和月亮
讓每一位舉杯邀明月的飲(吟)者
都從茅臺鎮(zhèn)的酒盅里潤喉、潤筆、潤一回中秋的思念
這里的山水、人文和每一聲啼鳴
都被釀酒者用激情發(fā)酵成53度的章節(jié)
5
漢子們的喉嚨,發(fā)出剛勁有力的“嘿呦,嘿呦”聲
音質感完整地從日晝里
穿透赤水河畔的核心產酒區(qū)
并穿透了空宇和山梁
這是一群不甘于平庸和沉睡的聲音
每一聲都飽含著勞動的意義
和心酸的期盼
他們在凝聚大地的龍脈精髓
將混合的汗?jié)n、血液、眼淚
融入陶罐酒香的元素
這里有先人的骨骼
這里有一支渡過天險河灘的一群人
這里是一條鹽粒經過的長河
這個淳樸的河床上
正盛開著一朵朵“酒花”
被“酒花”醉心的人
喊著“嘿呦,嘿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