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龍 楊敏儀 吳康生 練啟岳 肖 輝
(1. 云浮市林業(yè)科學和技術推廣中心,廣東 云浮527300;2. 云浮市第一中學,廣東 云浮527300; 3. 廣東雙木林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云浮527300)
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可引起松樹患松材線蟲病,該病是松樹的一種毀滅性病害,松樹一旦染病后,很難治愈,最快40 天就會枯死,因此也被稱為松樹的“癌癥”[1-2]。松墨天牛(又稱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是松材線蟲的主要媒介昆蟲,在攜帶、傳播和協(xié)助松材線蟲侵入松樹中起到關鍵作用[2]。
廣東南山森林公園于1993 年經(jīng)省林業(yè)廳批準設立,面 積248.28 hm2,位于云浮市城區(qū)南部,與市區(qū)相連,是集游覽性、康樂性及知識性為一體的開放式綜合公園,是城區(qū)居民散步、休閑的主要場所之一。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濕地松P. elliottii 是公園的主要樹種,其種植面積約為公園總面積的37%。廣東省已有多個市區(qū)監(jiān)測到松材線蟲病,目前廣東南山森林公園林區(qū)未發(fā)生松材線蟲病,但隨著松材線蟲病的不斷擴散蔓延,傳入廣東南山森林公園的風險不斷增加,定期開展松材線蟲病的普查和抽樣檢測工作的同時,也要做好松墨天牛的監(jiān)測和防控工作,利用天牛引誘劑來監(jiān)測松墨天牛的發(fā)生情況可以為防控該蟲提供參考。
試 驗 地 位 于 廣 東 南 山 森 林 公 園(22°54′N,112°02′E),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于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春季陰雨多,陽光少;夏、秋兩季高溫多雨;冬季干燥少雨,陽光充足。全年平均日照率39%以上,年均氣溫21.6 ℃。年均降水量1 589 mm。
引誘劑為APF-Ⅰ普通型高效誘劑誘芯,特制鋁箔外包裝,每袋10 個誘芯。誘芯袋形,寬6 cm×長11 cm,全密封,黑色,單個質量≤30 g。誘芯貯存有效期≥10 個月,野外高效持續(xù)期約(15 d),有效期≥30 d,靶標敏感距離≥150 m。
誘捕器為ZM-60 型誘捕器[3],構件包括圓形頂蓋、十字擋板、圓形漏斗和集蟲瓶。圓形頂蓋直徑≥44 cm;十字擋板長度≥60 cm;漏斗頂部內徑≤32 cm,底部內徑≤6 cm,有內螺紋;集蟲瓶高度≥20 cm,內徑≥10 cm,開口處有外螺紋;十字擋板中央開口12~14 cm×6 cm,內有1個金屬掛鉤;十字擋板表面和漏斗內側有防輻射增效涂層;整體質量≤1.10 kg。
2018 年11 月,根據(jù)廣東南山森林公園地形和松屬植物分布掛設誘捕器,其中馬尾松純林(主要樹種組成,10 馬尾松)掛設有8 個,濕地松純林(主要樹種組成,10 濕地松)掛設有8 個,針闊混交林(主要樹種組成,5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4 木荷Schima superba : 1 馬尾松)掛設有4個,闊葉混交林(主要樹種組成,5 木荷 : 4 紅錐Castanopsis hystrix : 1 馬尾松)掛設有4 個,大葉相思濕地松林(主要樹種組成,9 大葉相思Acacia rachii : 1 濕地松)掛設有4 個,竹子馬尾松林(主要樹種組成,9 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 : 1 馬尾松)掛設4 個,共計32 個,詳見圖1 小班優(yōu)勢樹種分布及誘捕器位置圖。每15 天檢查記錄 一次誘捕器的誘捕情況,清點記錄誘捕到的天牛成蟲數(shù)量,每次檢查結束,清理干凈誘捕器。每30 天更換一次誘芯。
圖1 誘捕器位置Fig.1 Location map of traps
表1 不同月份天牛誘捕數(shù)量統(tǒng)計結果Table 1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rapping number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in different months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和作圖由Excel 和R 軟件及相關程序包完成,用Duncan 多重比較檢驗天牛成蟲數(shù)量在不同林分間的差異顯著性[4]。
每月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在廣東南山森林公園1—12 月全年都誘捕到松墨天牛成蟲,2019 年總誘蟲量為8 439 頭,其中單月誘捕數(shù)最小值為0 的月份為1、2、3、9、10、11 和12 月,單個誘捕器誘捕數(shù)最大的月份為5 月,誘捕數(shù)為202 頭。單月誘捕量最多的月份是6 月。從4 月開始誘捕數(shù)量急劇增加,在4—6 月份成蟲達到誘捕量最大,7 月開始,除9 月誘捕量略有上升外,誘捕量整體呈下降趨勢,6 月和9 月為兩個誘捕高峰期(表1)。多重比較結果表明,4、5、6 月天牛的誘捕量顯著高于其它月份的誘捕量(P<0.05);1、2、3、11、12 月之間天牛的誘捕量差異不顯著(P>0.05);7、8、9 月的天牛的誘捕量顯著高于1、2、3、11、12 月的天牛誘捕量(P<0.05)。
1 月至12 月,各個林分松墨天牛成蟲誘捕數(shù)的變化趨勢相似,誘捕數(shù)隨時間的推移先升高后下降(表2)。根據(jù)差異性分析結果,1、2、6、7、8、11 和12 月這幾個月各個林分間誘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蟲數(shù)差異不顯著(P>0.05)。3 月,在針闊混交林誘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蟲數(shù)顯著高于其它林分的誘捕數(shù)(P<0.05)。4 月,除針闊混交林誘捕數(shù)顯著高于竹子馬尾松林誘捕數(shù)外(P<0.05),其它林分間誘捕數(shù)無顯著性差異(P>0.05)。5 月和10 月,除馬尾松純林誘捕數(shù)顯著高于竹子馬尾松林誘捕數(shù)外(P<0.05),其它林分間誘捕數(shù)無顯著性差異(P>0.05)。9 月,針闊混交林誘捕數(shù)顯著高于竹子馬尾松林、相思濕地松林和濕地松純林的誘捕數(shù)(P<0.05),與馬尾松純林和闊葉混交林誘捕數(shù)差異不顯著(P>0.05)。
表2 不同林分類型間天牛成蟲的誘捕數(shù)差異Table 2 The difference in trapping number of adult Monochamus alternatus among different stand types
布設在廣東南山森林公園的32 個松墨天牛誘捕器,2019 年1—12 月都誘捕到松墨天牛成蟲,全年總誘蟲量為8 439 頭。各月份誘捕數(shù)量存在一定的差異。單個誘捕器誘捕數(shù)最大的月份在5 月,誘捕數(shù)為202 頭,單月誘捕量最多的月份是6 月。從4 月開始誘捕數(shù)量急劇增加,在4—6 月份成蟲達到誘捕量高峰期,7 月開始誘捕數(shù)量整體呈下降趨勢,9 月誘捕數(shù)上升外,為另一個高峰期。誘捕量變化趨勢與之前的相關報道相符[5-8]。9 月誘捕數(shù)量略有上升這可能與第一代成蟲活動高峰期有關[8]。引誘劑誘捕松墨天牛反映了成蟲活動高峰期和成蟲數(shù)量年變化動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試驗點種群動態(tài)。因此,在天牛成蟲活動高峰期多掛設誘捕器誘捕松墨天牛成蟲,可以起到較好的誘捕效果。
差異性分析的結果表明,不同林分松墨天牛的誘捕數(shù)存在一定的差異,松墨天牛引誘效果除受林分中松屬植物種類、松屬植物比例不同影響外,相關研究表明,松墨天牛引誘效果還受林分郁閉度、植被覆蓋度、林分位置、坡位、坡向、天牛種群基數(shù)、引誘劑的引誘能力、誘捕器的構造等多種因素影響[8-13],因此,應根據(jù)不同林分、林分因子設置監(jiān)測點,進行松墨天牛種群動態(tài)監(jiān)測,在數(shù)據(jù)足夠充分的情況下建立監(jiān)測預報模型用于預報,才能科學地指導廣東南山森林公園松墨天牛的綜合防治,有效地防控松材線蟲病的發(fā)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