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花/整理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在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巨大進展,到了20世紀70年代,傳染病作為人類的“第一殺手”已讓位于心腦血管、腫瘤等其他疾病。然而,21 世紀接踵而至的非典型肺炎(SARS)、埃博拉病毒病、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以及今年的新冠肺炎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人類與傳染病的戰(zhàn)爭遠沒有結束。
文藝作品是現(xiàn)實的反映,一些電影也將視角投向人類與傳染病的抗爭,以下便是幾部關于傳染病的電影。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上映時間:1957年2月
影片透過十四世紀戰(zhàn)爭結束之后理想主義騎士布羅克以及他的同伴在瘟疫蔓延的歐洲大陸上的漂泊生涯,向觀眾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對死亡時的不同表現(xiàn)方式。
這是一部關于黑死病的電影。黑死病一般指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松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電影捕捉到了人類在流行病時期所做的努力,對人類生存的意義、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是否存在提出了針鋒相對的疑問。
由于美軍停尸房違規(guī)向漢江倒入大量變質甲醛,導致漢江水質受到污染,水中生物發(fā)生變異。這些怪物不僅襲擊人類,還散播病毒,使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恐慌。
該電影獲得第27 屆韓國青龍獎最佳電影獎、最佳照明獎、最佳技術獎等6項大獎。
導演:奉俊昊
上映時間:2006年7月27日
導演:喬治·科斯馬圖斯
上映時間:1976年12月18日
兩名恐怖分子潛入國際衛(wèi)生組織總部,他們正欲炸毀一切時,警員們趕到。在追捕過程中,警員不小心將實驗室內(nèi)的玻璃瓶打碎,瓶內(nèi)含有病毒的液體濺到兩名恐怖分子身上,兩人都被致命病毒感染,一人當場被擒,不久腐爛而死;另一人逃竄到一列開往斯德哥爾摩的列車上。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非常快,而且具有40%的致死率,不久火車上許多乘客被感染。
當局為了控制局面,對列車進行嚴密監(jiān)控,不許任何乘客下車,不許列車在任何車站停留,并將所有車窗封閉。為了掩飾和消滅病毒,國際警局意圖將列車引向卡桑德拉大橋毀掉。
為了生存,列車上的乘客聯(lián)合起來用武力反抗,與控制列車的武裝人員展開了激烈的爭斗,最終大多數(shù)乘客絕處逢生。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
上映時間:2007年8月17日
女主角卡羅爾作為華盛頓特區(qū)一位著名的精神科醫(yī)生,在事業(yè)上小有所成。她與在同一所醫(yī)院工作的搭檔本的合作也非常愉快。一天,一種奇怪病毒的發(fā)現(xiàn)徹底打破了兩人正常的生活。
經(jīng)實驗和取證后,卡羅爾和本最終確定,這種病毒并非地球上的產(chǎn)物,而是來自遙遠的外太空??_爾試圖盡快找尋能控制這種流行性病毒蔓延的良藥以及病毒的來源,幾經(jīng)尋覓之后,她驚奇地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兒子奧利弗是真正可以阻止這種流行疾病的唯一“救星”。作為孩子的母親,卡羅爾只能選擇與病毒對抗。
導演:法蘭西斯·羅倫斯
上映時間:2007年12月14日
在這部電影中,人類發(fā)明了一種可以治愈癌癥的病毒,不料病毒變異后將受感染的人類變成喪尸。
羅伯特·奈維爾上校是紐約市一個才華橫溢的研究病原體的學者,為美國軍方服務。然而,由于病毒過于強大,盡管眼見病毒肆虐,他也無能為力。
這場災難致使紐約市變成了一座死城,而羅伯特成了這里僅存的人類——不知何故,他的血液對這種病毒有著天生的免疫力。作為人類最后的希望,羅伯特肩負起拯救人類的重任,他將利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統(tǒng)尋找逆轉病毒肆虐的方法。
該片根據(jù)李察·麥森的同名小說改編,也是該小說第三次被改編而成的電影作品。
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上映時間:2011年9月9日
該片講述了一種僅靠空氣與接觸就能傳播的致命病毒暴發(fā)后,世界各地的醫(yī)療組織爭分奪秒地研制病毒的抗體,而普通人則為自我的生存作殊死抗爭的故事。
貝絲從香港出差回到明尼阿波利斯的家后突發(fā)疾病死亡,丈夫托馬斯協(xié)助Dr. Erin Mears 調查真相。可怕的是具有同樣病癥的患者在世界范圍內(nèi)大規(guī)模出現(xiàn),病毒在不停蔓延。記者阿倫趁機散布對政府和醫(yī)療機構不利的輿論。世界衛(wèi)生組織工作人員利奧蘭特斯被派往香港調查病因,卻被醫(yī)生扣留作為交換疫苗的人質。最后,研究人員終于研制出抗病毒的疫苗,事件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