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保新
(大溪鄉(xiāng)永發(fā)小學,江西 上饒 335108)
小學高年級學生指的是就讀于五六年級的學生,在這個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也有了一些基礎(chǔ)性知識,但是基于學生的年齡尚小,認知有限,各個方面的能力不足。尤其是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基礎(chǔ)之上進行的,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接受到的探究式教育有限,加上他們的思想尚未健全,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他們能夠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要完成對小學生的教育任務(wù),就必須要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育中集中精神。而要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那就必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情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興趣的驅(qū)動下,才能完成一些列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教育中,教師要掌握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一步步引導(dǎo),切忌一下子將問題全盤托出,而是要構(gòu)造相應(yīng)的情境或者畫面,以各種課堂導(dǎo)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讓學生能夠集中精神在課堂之上。從而竭盡全力去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逐漸提高探究能力[1]。
在探究過程中,教師需要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fù)雜,一步步深入。以建立一個個簡單的小任務(wù)讓學生去完成。當許多個小任務(wù)完成了,大目標也就實現(xiàn)了。再者,提出簡單的小問題,一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參與度;二是為了讓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建立學習的自信。當學生每一步都能取得相應(yīng)的成果的時候,學生就會感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有更加充足的探究欲望。成功能滿足人的榮譽感,對人的心理能夠起到積極的驅(qū)動作用。因此,在小學教育中,教師要抓住人的心理的特點,不斷的給學生鼓勵和表揚,讓學生有更強勁的學習的欲望,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興趣,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要完成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要促進其思考,以各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的問題上,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dǎo)學生進入主題,根據(jù)學生興趣提出問題,抓住學生的思想特點,進行教育。把學生引入到相關(guān)情境中,當學生全身心的進入主題的時候,突然提出問題,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截住了,但是又非常想知識后面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這個時候正是對學生進行探究教育的時候。教師以此為契機,開展探究活動[2]。
例如,我們在教育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赤壁之戰(zhàn)》之戰(zhàn)的時候,教師可以先以講述故事性的方式,引導(dǎo)學生進入課文,或者以多媒體教育方式讓學生對課文的有一些了解,當學生正學習的津津有味的是時候,再在這個時候拋出問題:曹軍有兵將八十余萬人,東吳只有不到三萬。同學們你問以為在這次戰(zhàn)爭中誰獲勝的幾率最大。學生經(jīng)過一定的探討和思考之后,相信很多學生的答案都會是:曹軍。而真正的答案卻出乎學生的預(yù)料。是曹軍大敗,東吳戰(zhàn)勝。這樣情節(jié)的突然變化,使得學生心理有一個大大疑問。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探究式教育,引領(lǐng)學生從多個方面去思考。是曹軍的將士不如東吳嗎?是曹軍的士兵比東吳士兵少嗎?是曹軍將士打仗不力嗎?是曹軍士兵不團結(jié)嗎?是曹軍將士所處地形不利嗎?通過這一系列的分析,都不是看。而且從這些問題來看,曹軍明顯占據(jù)優(yōu)勢。但是最終曹軍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謀略。正是因為東吳采用諸葛亮的謀略才取得了這場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經(jīng)過一步步的分析,提高學生從多個方向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語文課堂教育中,教師要針對課文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探究能力。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育中多提出一些問題,采用分組探究的方式,引導(dǎo)學生從多個不同方面去思考問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作為引導(dǎo),以問題驅(qū)動學生的探究欲望,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例如,在教育人教版五年級《假如沒有灰塵》這篇課文的時候。通?;覊m都是我們所不重視或者討厭的。而這篇文章卻始終站在另外一個角度,詮釋灰塵在大自然中不和替代的作用,給了我們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3]。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分為正方和反方。正方的觀點是:灰塵有害,害大于益。反方的觀點是:灰塵有益,益大于害。通過辯論的方式,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從而擴散思維,提高對知識的見解和看法。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辯論進行綜合評價,正如課文中所說: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萬物存在都有它的道理,我們要正確認識,正確對待。這里提到的是通過課堂辯論的方式提高學生是閱讀探究意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多種教育方式,提高學生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總之,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育中,教師要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基礎(chǔ)知識的教育。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并最終提高學生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