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娜
(河北省張北縣第一中學,河北 張北 076450)
所謂移動學習,就是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依托便攜式的移動終端來完成學科知識點的學習,具有移動性強,交互性高,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等特點??梢哉f,移動學習為高中生物教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背景下,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移動學習,將生物學科知識點進行微課化設計,便于學生根據(jù)需要自主學習,增進對生物學的理解和應用。移動學習模式,就是利用智能終端直接接收相關課件信息,打破課堂時空局限,便于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移動學習模式促進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課上、課下的雙向互動,也為學生拓展了生物學習資源。本文立足高中生物課程教學實踐,就移動學習模式展開探究,來開拓生物教學新途徑。
在生物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通過制作微課,組織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了解教學重難點,提高對生物知識的預習針對性。事實上,在生物學科,知識點相對復雜、多樣,學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難.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梳理、分類和總結,便于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最大限度提升課前預習質量。如在學習“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時,該節(jié)重點是記住相關元素及化合物名稱,讓學生學會利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細胞,并辨析細胞的異同。但僅結合教材知識來看,單一的書本知識,顯然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學生也未能從預習中探究生物細胞的運動規(guī)律。為此,筆者專門就此制作預習課件,讓學生從微課學習中了解相關元素,初步掌握課本知識。移動學習的優(yōu)勢在于隨時隨地地閱讀學習,如教師利用班級微信群,對課前預習任務進行發(fā)送,讓每個學生根據(jù)預習任務展開預習,并完成相關任務。對課前教學知識點進行學習,哪些是需要記憶的,哪些是需要理解的,哪些還存在疑問,都可以提前梳理,便于課堂展開探究與交流。同時,移動學習模式的實施,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情況,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重點,將與課程相關的資料、圖文、視頻素材進行提前推送,對學生存在的認知難點,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進行分析,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為課堂展開針對性教學提供參考。
在傳統(tǒng)生物課堂,教師都是參照課標、教材內(nèi)容,適度引入掛圖、視頻等素材,來輔助知識點講解??紤]到高中生物學知識面廣,很多知識點相對抽象,僅憑教師的講解,閱讀掛圖等,難以真切體會、理解所學知識.移動學習模式,借助于課件制作技術,可以對生物學知識進行形象、直觀化呈現(xiàn),特別是利用移動終端可視化工具,將微觀的生物學理論變得生動而有趣,直觀而活潑.如在學習“細胞的增殖”時,可以利用數(shù)字化技術,配合視頻編輯軟件,讓學生直觀認識細胞模型,了解細胞的結構,立體化展示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讓學生動態(tài)感知細胞結構的變化。再如,在學習“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時,可以利用VR技術,展現(xiàn)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模型,讓學生通過VR設備來進行多感官感知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刺激,看到電信號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看到突觸小泡包裹著的神經(jīng)遞質從突觸前膜釋放,接收到神經(jīng)遞質的細胞會加速蛋白質的合成,并準備將信號向下一個神經(jīng)元傳遞。可見,移動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視、聽、觸體驗,幫助學生將單一、死板的文字性知識,轉換為身臨其境的沉浸式學習模式,增進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
移動學習模式拓展了課堂教學途徑,讓學習變得更輕松、更有趣。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自我管理能力,在平時的生物學習中,通過開發(fā)微課程體系,引入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等技術,來為學生提供多樣、鮮活、豐富的學習資源。如在學習“糖類的種類和功能”時,通過布置預習任務單,讓學生了解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包含哪些內(nèi)容;對于糖類、脂肪、蛋白質、核酸等結構與功能進行講解,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架構。考慮到高中生物學知識點零散,重難點需要進行全面梳理,通過制作生物學知識點復習微課,將零散的知識進行有效串聯(lián),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生物學,不僅包括理論知識,還有相關的生物實驗內(nèi)容.移動學習模式,充分依托在線學習優(yōu)勢,圍繞生物實驗展開直觀化教學,讓學生了解實驗過程、實驗目標、實驗任務,認識不同器材的使用,掌握實驗設計的思路,從相互學習、交流中,增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在生物學習中,困惑是難免的。針對生物課堂教學,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移動學習優(yōu)勢,根據(jù)學生學情,優(yōu)化移動學習內(nèi)容,滿足學生需求,實現(xiàn)因材施教。如在學習“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時,可以制作相關資料集,以不同的主題微課來拓展學生的生物視野。對一般學生,讓學生了解基因型概率、表現(xiàn)型概率的計算方法;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融入基因變式的相關素材,提高學生生物學科素養(yǎng)。
總之,移動學習,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性,也讓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得以有效貫穿,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學質量。這種新型的有效學習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學習者接受并采用。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移動學習還只是一個新生兒。在這個全新的領域,如何使用移動學習增強學生興趣?如何使用移動學習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使用移動學習實現(xiàn)學習上的時空跨越?如何使用移動學習對學習對象進行拓展……一個個問題還等著去發(fā)現(xiàn)、思考和解決。當然,在高中生物中利用移動學習的嘗試還將繼續(xù)下去,不會替代書本,不會替代遠程學習,但會成為傳統(tǒng)學習模式的一種有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