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華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三撥子鄉(xiāng)總校,河北 秦皇島 066509)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教育也進入了全新發(fā)展的時代。一方面素質教育的對小學音樂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試行以后,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有了很大的提升,這也促進了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然而在快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各地小學開展音樂教育的現狀如何,都存在哪些問題,音樂教育在未來發(fā)展方式,都值得我們重點研究。本文結合作者的親身教學經歷主要探討小學音樂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在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和《新課程標準》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小學音樂教育事業(yè)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與支持,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音樂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課堂教學豐富多彩,教育理念朝著素質教育要求發(fā)展。但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音樂教育距離新課標所要求的還有很大差距。素質教育重視人的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道德素質、心理和身體健康教育。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手段,在基礎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些年,各地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就音樂教育而言,各種原因導致了小學教育中音樂教育的實施被擱置。
(一)音樂教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由于受傳統應試考試的影響,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只重視考試要考的科目,把分數看得很重,普遍認為音樂是學生可學可不學的科目。學校領導認為即使學好音樂,短時間也看不出對學生有什么收益,所以沒必要對音樂教學進行投入。課程設置只要能應付教育部門的檢查就可以,有部分學校把音樂課當成學生的自習課,在升學班,更是隨意占用音樂課。而在多數農村地區(qū),很多小學的音樂課更是處于不開設的狀態(tài)。這樣一來就扼殺了學生對音樂的了解和需要,也不用說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好的教學氛圍,完成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等教學目標了。
(二)教學目標、內容與實際相脫離。(1)教師還沒有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部分年齡偏大的教師不理解音樂教育,把握不好新課標規(guī)定的音樂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繼續(xù)使用傳統的觀念進行教學,導致教師只是一味地教唱,認為會唱就算完成教學目標,不懂得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音樂知識。不會引導學生了解音樂產生的背景和特點,學習音樂文化,不能體會歡快的節(jié)奏并結合肢體動作如跺腳、拍手等,幫助學生掌握切分音的準確唱法。(2) 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很少對話,教師教學缺乏激活機制,師生關系不平等的傳統觀念還未消除,不能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此外,課堂教學中也缺少及時有效的教學反饋。(3)音樂教學設計總是“循規(guī)蹈矩”的準備教學內容,致使教學設計與學生接受能力不相符合。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現階段的生理特點與理解能力,過于重視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趣味性,出現形式與內容“兩不相干”的局面,從而導致學生感到音樂課程枯燥乏味。
(三)教學設備匱乏。由于前面談及領導不重視音樂課程設置與實施,導致與音樂教學相關的教學設備匱乏,使得音樂教師正常的音樂教學活動難以完成。由于音樂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缺少專業(yè)音樂設備很難提供有利條件給小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活動,缺少相應的音樂教學設備也使得新課標中音樂教育的目標:開展高質量音樂教學變成為“無稽之談”。
(四)教師專業(yè)素質有待提高。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小學數量也逐年增加,學校的增設與擴建使得小學校面臨著專業(yè)音樂教師缺乏的問題,在職的音樂教師中,系統接受音樂專業(yè)學習過的教師也是微乎其微。此外,現階段部分音樂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音樂教育訓練,一些老教師甚至不是音樂專業(yè),沒有系統學習過音樂和教育學相關知識,上課只是讓學生學唱一些流行歌曲和民謠,有的甚至自己不會唱讓學生跟錄音及學唱,專業(yè)技能水平十分有限。部分教師甚至在音樂課堂上給學生放一些音響資料,敷衍了事。
(一)轉變教育觀念,充分重視音樂課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想有效解決當前小學音樂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不管是教育部門、學校領導還是家長,都必須正視音樂教育對孩子成長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只有全面的轉變教育觀念,才能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形式,更好地協調小學生音樂教育發(fā)展的各方面因素,充分地認識到孩子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充分地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只有觀念改變了,才能夠為各項有利于小學音樂有效開展的師資力量、設備購置等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音樂教育才可以放到本該有的地位,才可以保障音樂的課時量在校園里正常的實施。
(二)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入。面對音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以及音樂教育教師隊伍綜合素質過低的問題,教育部門和各級學應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入。一方面完善音樂教材的編制,提供必要的音樂和多媒體設備。另一方面要注重全面提升音樂教師的素質,開展專門的音樂教師培訓制度,再培訓中明確音樂教師應達到的教學目標,對音樂教育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景以及采取何種教學方法進行演示和訓練,不只是要教會學生歌曲,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去發(fā)現美、表現美,樹立終身學習的欲望,健全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最后,加強對音樂教師必須掌握的科學歌唱方法與鍵盤樂器演奏基本技巧等本領進行考核。
(三)開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與發(fā)展。音樂教育具有很強的民族性、時代性、實踐性和專業(yè)性,在教學中應多突出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應當突出時代性,可以選擇一些內容積極向上、健康的流行歌曲進行賞析與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活動。學生僅有在課堂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在課外進行大量練習,因此,教師在教學計劃中,應該多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們進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