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中等職業(yè)學校,河南 駐馬店 463400)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行業(yè)在新時代的驅動下,進行著深度變革。教育行業(yè)作為普及知識的重要單位,信息化的到來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工作方法、信息媒介都帶來了諸多便利。信息化技術不僅提高了辦公效率、提供多媒體的信息媒介,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從以紙質媒介記錄的模式脫離出來,減輕了大量繁重的勞動。
利用信息化技術,開發(fā)教學管理系統(tǒng),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育過程,用來培養(yǎng)和提高教學質量。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尤其是移動手機端的發(fā)展,讓信息交互變得更加簡單與便捷。如今擁有智能手機成為學生必要的生活工具,日常生活已經(jīng)無法擺脫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相對于PC 端,手機端具有更為廣闊的使用場景,基本不受地域的影響,一度形成了“低頭族”現(xiàn)象?;诖?,一些校園教學管理類的APP 出現(xiàn),例如:課程表工具應用、體育課選課應用。由于移動端帶來的諸多便利,這些教學管理類軟件變得十分普遍,甚至在某些學校幾乎實現(xiàn)了全覆蓋。
目前,在一些中專中,依然保留了諸多的傳統(tǒng)教務管理方法,不僅加大了教務員的工作量,同時影響了辦公效率。部分中專院校使用傳統(tǒng)的教務管理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具有升級換代難,維護成本高,教務范圍涉及領域不全面,師生交互性不強等問題,而且大多基于windows 平臺使用,辦公區(qū)域受到限制,無法與新時代的教務管理要求、學生需求相匹配。
一是在教師的備課中加入信息手段。備課時,根據(jù)校情、學情、苗情及教學大綱、教學目標等,設計好教學各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設計內容下載相應的素材,制作引人入勝的課件。二是在新課的導入中加入信息手段。教師根據(jù)新課知識點,下載一些相應的圖片、小動畫、小視頻等作為新課引導,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為講解新課做好鋪墊。三是在知識點的講解中加入信息手段。教師利用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提供一些相應的提示,更加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快速掌握、理解知識點。四是在練習鞏固中加入信息手段。教師將具體的講解或實例制作過程錄制成小視頻的形式,分享給學生,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學習、鞏固。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五是課后的輔導中加入信息手段。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性格不同,有些同學不好意思在課堂上提出疑問,有些同學掌握的不扎實,此時信息化技術為教師和學生之間搭起了橋梁,教師、學生可以通過語音、視頻、共享屏幕等進行課后的輔導,不讓一人掉隊。
一是演示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是大多數(shù)教師常用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對課件的制作、教具的準備要求比較高,沒有條件的話,我們要利用網(wǎng)絡實現(xiàn)實物、教具的真實性。教師利用中專院校的多媒體設備,將教學內容直觀、生動、真實地展示給學生,對其進行講解,從而把一些知識、原理簡單化、形象化。該教學方法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二是雙師教學法:網(wǎng)絡上有許多優(yōu)秀名師教學視頻案例,我們可以下載或在線播放給學生,學生層次的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線上教學視頻不能夠真正滿足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需求。此時教師要在適當?shù)臅r候加以解說,并加入相應的互動,將學生與名師緊密配合,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提高課堂質量。這種教學方法比較新穎,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任務驅動法:任務書的制作也尤為重要,教師可多借鑒網(wǎng)上資源,多設計,制作出適合學生、適合課程的任務書。教師下發(fā)任務書,學生根據(jù)任務書中的問題,上網(wǎng)學習,相互研究、討論得出結論,并上交任務書,最后由教師總結。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決策能力等。四是案例分析法:教師可以從網(wǎng)上下載典型的案例,或者自己錄制案例,讓學生通過教師對案例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中學習,學習同類案例的分析方法,并總結出知識點。該教學方法可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總結: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堅持做好每一節(jié)課,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推動教學。圍繞學生學會技術成功成才、成功人生展開教學;圍繞學生畢業(yè)后有工作、能創(chuàng)業(yè)、能就業(yè),實現(xiàn)有體面的工作、有尊嚴的工作展開教學;圍繞一人脫貧,全家致富生展開教學;圍繞向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展開教學;圍繞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爭取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新時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