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小江
石頭有關節(jié),它喊一聲疼痛
屋檐就會提前幾天感冒,樓板咳嗽
一個人在磚墻下要站好久,才能和秋天
并肩。陽光來了,它好像更善于緘默
那些說話的人都走了。我也是偶爾想起他們
在某個干凈的午后,擦拭干凈的石凳子
回家的鳥,如果回憶沒有錯的話
后面的竹林應該成熟了,每一臺縫紉機
都無法將它們的間隔補上,失散多年的兄弟
愛過的人,一場有眼淚的夜晚
群星不斷躲避,寫信的人抬起頭
他想到了地址,想到了河流
它們年復一年地沖擊、流逝,他想到了
另一棵桃花和人,那些年
我們都很輕,每一個上樓的人
都能讀懂腳步,只是有些太匆忙
沒能留住
——原載《民族文學》2020年8期
推薦語
“老校舍”往往粘連著一段與青春有關的時光記憶,而“校舍”之“老”又往往是這種時光記憶所要標注和凸顯的精神征候與意蘊重心。為此,這首詩的前五行著力于校舍衰朽、窳敗現(xiàn)狀的刻繪:精妙的擬人,由小到大、由物及人,意象與環(huán)境互融,串聯(lián)起一幅實景圖,夯實了整首詩的意旨根基。從“我也是偶爾想起他們”這一句,詩人開始由實入虛,通過打撈記憶深處碎片化、戲劇性的細節(jié),補綴出“老校舍”里窖藏的人生故事。清晰的結構設計、富有層次感的意境營構和緩急自如的節(jié)奏感,賦予了整首詩質樸的美學風貌和感人的話語溫度。
——推薦人:趙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