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福堂
七十多年前
咱這窮山僻壤的老區(qū)
勒緊褲帶 把每一粒從牙縫擠出的糧食
裝進粗布縫制的長條布袋
吱呀作響的獨輪小車
隨支前的隊伍日夜旋轉
后來廣播喇叭里駛過的
先是東北出的解放牌卡車
隨后就有洛陽牌拖拉機
再之后就是電視里拉響汽笛的綠皮火車
前幾年有了呼嘯而過的高鐵
轟隆轟隆的聲音
昭示著光陰一直在旋轉
而十年九旱 山高坡陡的山莊窩鋪
做夢也想飛起來
老輩人說 就像咱這地名
鳳凰嶺
總有飛起來的一天
這一天還真來了
這幾年村里扶貧隊來了
第一村官來了 縣上的農技師來了
學校漂亮的志愿者女老師來了
小村一夜間
長上了振翅欲飛的翅膀
那是村莊一道一道的山圪梁上
長長的風能發(fā)電的旋轉的葉片
它有一個帶光的名字
光伏扶貧
現(xiàn)在,祖祖輩輩的山民
最享受的時刻就是
在霞光或夕光里仰望——
像望著天安門前的華表出神
2020 年4 月30 日于故鄉(xiāng)屯留嶷神嶺下
幾十年前
一個少年日思夜念的愿望是
有朝一日擠進都市 吃上香噴噴的供應糧
再不用蝸居在低矮的農村平房里……
時光荏苒 斗轉星移
當我把城市戶口從一輪旭日揣成了夕陽
卻隔三差五想回到故里
甚至想把兩鬢華發(fā)返青成碧綠禾苗
太原啊 省城啊 兩千五百年的華北重鎮(zhèn)啊
我這個薄情寡義的家伙
居住了你大半輩子
竟把你居住到上黨盆地的一個小縣了
此刻 站在老家麟絳花園三十三層住宅樓的
陽臺向下俯瞰
看那都有噴泉 花壇 草坪 綠地
大街小巷 車水馬龍
尤其嶷神嶺下那個翠珠般的袖珍小湖
仿佛比迎澤公園還清澈透明
而在夜晚 一覺醒來
麟絳大道閃爍的霓虹
竟比柳巷的燈火還璀璨
我甚至不敢入睡 一閉上眼
昔日隔山隔水 遙不可及的“龍城”“晉陽”
竟會眨眼之間浮現(xiàn)在
兒時捉迷藏的打谷場上
2020 年5 月13 日于故鄉(xiāng)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