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 二水 隋唐 劉元亮
6月28日凌晨,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逝世,享年91歲。
農(nóng)民出身的申紀蘭很平凡,她是中國千千萬萬婦女中的普通一員,也是黃土地上生養(yǎng)的億萬農(nóng)民之一;她也很不平凡,連續(xù)13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在從1954年至今超過60年的時間里,一直努力為自己代表的婦女和農(nóng)民爭取權(quán)益。這么多年過去,申紀蘭獲得的功勛獎?wù)略絹碓蕉啵恢北3洲r(nóng)民的本色,作為老黨員,將一生全部獻給黨的事業(yè)。
申紀蘭的老家是平順縣太行山區(qū)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在當?shù)?,有一句流傳甚久的說法——“好男走到縣,好女走到院”。每次想起這個說法的時候,申紀蘭都很生氣。
以前,受老舊觀念影響,婦女很少能走向社會參加勞動。新中國剛解放沒多久,當時二十出頭的申紀蘭沒有像別的婦女一樣整天圍著鍋臺、炕臺轉(zhuǎn),而是主動下地和男人一樣干活。后來,村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社長李順達提出,讓勤奮能干的申紀蘭擔任副社長,發(fā)動婦女一同參加勞動。
就這樣,申紀蘭克服種種阻力,走村串戶勸說婦女姐妹走出家門,下地干活。然而,即便人都來了,她們的積極性還是不高。原來,當時的婦女和男性下地干同樣的活,掙的工分卻不同。男性一個人算一個勞動力計10分,兩個婦女卻只能算一個勞動力,每人只記5分。這樣按性別劃分的不公道計分方式,讓婦女們沒有干活的勁頭。
申紀蘭想到,唯有讓男女同工同酬,才能徹底解決問題。于是,她和社里說,要婦女和男人比賽在地里撒肥。同樣大小的地,比誰能先撒完,并且撒得又快又好。以前都是婦女們裝肥,男人們?nèi)龇?。這次,申紀蘭和婦女們下定決心要跟男人們比個高低出來。
在申紀蘭的帶領(lǐng)下,女人們先把地劃成行,然后一行一行地撒肥,撒進去的肥料就又勻又實。不到晌午,女人們就干完了自己地里的活。而另一邊的男人們,則是干一會兒活,歇一會兒,抽袋煙,到晌午也沒干完活。懸殊的比賽結(jié)果,讓社里改變了工分計算方式,婦女可以獲得和男人一樣多的工分。就這樣,“男女同工同酬”在這個中國太行山腳下的小山村里率先實現(xiàn)。
申紀蘭在總結(jié)一年來在勞動戰(zhàn)線上所作的斗爭時說:“勞動就是解放,斗爭才有地位?!?954年,申紀蘭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并由此確立了她在中國婦女平等史上的地位。后來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會,把男女同工同酬正式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為黨為國為民奉獻了一輩子的申紀蘭,最被人熟知的還是“連任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從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到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她是全國唯一一位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每一屆人代會她都會去到現(xiàn)場,從未缺席。有國際友人稱她為“資格最老的國會議員”。
這話不假。在人大會議的會場上,申紀蘭用了64年來見證共和國的發(fā)展。
1954年,25歲的申紀蘭以農(nóng)民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這次會議上,她見證了毛澤東當選國家主席。
1956年6月,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示范章程》,這也是她提出“同工同酬”的那一年。
2004年,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已經(jīng)75歲的申紀蘭提交了保護耕地的議案。她說:“中國人這么多,土地是命根子。沒有地種莊稼,大家吃甚?”
幾十年當中,申紀蘭提過無數(shù)提案,幫無數(shù)群眾奔走呼號。她的付出被黨和國家看在眼里。她曾先后13次見到過毛主席、周總理,周總理還在西花廳專門宴請過她,鄧小平同志稱贊過她,江澤民同志稱她“鳳毛麟角”,胡錦濤同志叫她“申大姐”,習近平同志親自到西溝看望過她。
獲得如此多殊榮的她并沒有忘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管什么時候,她都沒有脫離群眾。
1973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決定,任命申紀蘭為山西省婦聯(lián)主任。這是一個“正廳級”的職位,但她主動向組織提出了“六不”約定——不轉(zhuǎn)戶口,不定級別,不領(lǐng)工資,不要住房,不調(diào)動工作關(guān)系,不脫離農(nóng)村。
在擔任省婦聯(lián)主任的10年里,她從未給子女辦過任何私事,每月只領(lǐng)取50元的補貼。
1984年冬天,她主動辭去了這個正廳級的職務(wù),回到了西溝。在那里,有一項更偉大的任務(wù)正等待著她——帶領(lǐng)群眾脫貧。
她帶著幾名村干部一路南下考察,之后辦起了平順縣第一個村辦企業(yè)。村民們回憶,改革開放40年,西溝村的變化翻天覆地,亂石灘變成了“米糧川”,關(guān)停村辦污染企業(yè)建起香菇大棚,引進光伏發(fā)電和服飾床品,發(fā)展紅色鄉(xiāng)村休閑旅游……
申紀蘭也曾擔任過一些企業(yè)的董事長,但從來不占股份,也不領(lǐng)工資,沒從村辦企業(yè)中拿一分錢。關(guān)于這些,她曾說:“不是西溝離不開我,是我離不開西溝,離不開勞動。我的根在農(nóng)村,我只是一名農(nóng)民?!?/p>
耄耋之年的申紀蘭,獲得過的榮譽不勝枚舉。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全國“雙百人物”等獎項,她都拿了個遍。
2018年12月,黨中央、國務(wù)院授予申紀蘭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wù)隆?019年9月,申紀蘭與袁隆平、屠呦呦等8人獲得由習近平主席親自簽發(fā)授予的“共和國勛章”,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榮譽勛章。
作為一名普通勞動婦女,申紀蘭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在黨和人民心中如此崇高的地位,私下里卻始終堅守自己“農(nóng)民”的本分,將自己的一生扎根在家鄉(xiāng)的土地。
今年因疫情原因推遲到5月份才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已經(jīng)患病的申紀蘭仍然沒有缺席,她不能放棄任何一個為民請命的機會。
她是村民眼中最颯的“申大姐”,是資歷最老的勞模,也是社會改革、時代變遷的見證者。如今斯人已逝,但她對黨的誠摯之心、對人民的泣血之情,人民不會忘記。(來源:《環(huán)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