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星,張雷,沈元勛,董宏偉
(鄭州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新型釬焊材料與技術(shù)國家重點試驗室,鄭州 450001)
金剛石、硬質(zhì)合金具有較高的耐磨性,故制成的工具特別適合加工硬脆材料尤其非金屬材料,如石材、墻地磚、玻璃、陶瓷、混凝土、耐火材料、磁性材料、半導體、寶石等;也可以用于加工有色金屬、淬火鋼、鑄鐵、復合耐磨木板等。近30年來金剛石、硬質(zhì)合金工具得到高速發(fā)展,已廣泛應用于建筑、建材、石油、地質(zhì)、冶金、機械、電子、陶瓷、木材、汽車等工業(yè)。釬焊技術(shù)是該類型工具制造過程的關鍵技術(shù)之一,在切、磨、鋸、鉆等工具中無一不依靠釬焊實現(xiàn)金剛石/硬質(zhì)合金與基體的連接,其中釬料選擇及釬焊工藝水平直接決定著工具使用壽命。目前對金剛石/硬質(zhì)合金工具釬焊用釬料的研究較多[1-6],釬焊工藝方面系統(tǒng)研究較少,而如釬焊工藝操作不合理,必然會造成脫焊,從而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失。因此,分析并提高釬焊工藝水平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硬質(zhì)合金及金剛石工具釬焊連接一般采用感應釬焊方式,該工藝具有加熱迅速、操作靈活、效率高等系列優(yōu)點,已經(jīng)在不銹鋼、硬質(zhì)合金、金剛石等材料焊接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感應釬焊時,釬焊溫度(功率百分比)、釬劑涂敷量、加熱時間等釬焊工藝參數(shù)的選擇至關重要,文中以釬焊硬質(zhì)合金銑刀為例,采用國標釬料BAg49ZnCuMnNi進行釬焊連接,系統(tǒng)研究釬焊工藝參數(shù)對釬縫組織和性能的影響,為現(xiàn)場操作人員提供技術(shù)參考。
試驗選用銀、銅、鋅、鎳、錳等原材料按照50%Ag, 16%Cu, 22%Zn, 4.5%Ni, 7.5%Mn(質(zhì)量分數(shù))的配比關系,依次經(jīng)過熔煉、澆注、擠壓、軋制、酸洗、成品軋制、分切等生產(chǎn)工序制備成所需尺寸。將采用上述方法制備的釬料表面進行清潔,不得有影響釬焊性能的油污、雜質(zhì)、脫皮、裂紋及氣泡等缺陷。釬料和釬劑基本性能見表1。
表1 釬料和釬劑基本性能
將待焊基體依次用400號、800號、1 500號砂紙進行打磨,再用酒精清洗去除表面污物,放入干燥箱內(nèi)烘干備用。試驗用高頻感應焊機額定功率為35 kW,通過調(diào)整釬焊溫度(功率百分比)、釬劑涂覆量、保溫時間等工藝參數(shù)中的某一個參量研究其對釬縫質(zhì)量的影響規(guī)律。其中功率百分比分別設定為45%,47%,49%,51%,53%,55%,57%,59%,61%;保溫時間分別設定為1 s,3 s,5 s,6 s,7 s;釬劑涂敷量參數(shù)設定3種,具體指標見表2。
表2 釬劑涂敷量參數(shù)
每個工藝條件下焊接20個試樣,焊接完后去除焊接部位多余焊瘤分別進行抗拉強度和抗剪強度測試。其中抗拉強度測試選用E45.105 MTS萬能力學試驗機進行測試,測試結(jié)果選取測量值的平均值;抗剪強度選用的是非標自動化抗剪強度測試儀,試驗力分別為245 N,294 N。使用Phenom ProX掃描電鏡進行斷口形貌、微區(qū)組織和能譜分析。
釬焊過程中溫度的選擇至關重要,溫度過高過低都會產(chǎn)生一些缺欠。通常情況下,以高于液相線溫度30~50 ℃為最佳釬焊溫度。表3為相同焊接時間、釬劑用量過量條件下,采用不同功率百分比進行焊接時釬縫宏觀形貌及抗剪強度測試結(jié)果,圖1為不同功率百分比對釬縫抗拉強度的影響。
表3 不同功率百分比下接頭形貌
圖1 功率百分比對釬縫抗拉強度的影響
從表3中可以看出,當功率百分比在45%~49%時,此時的釬焊溫度較低,釬劑的作用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釬料不能充分潤濕母材,釬縫處焊瘤多;釬料粘度增大,釬縫中氣體很難逸出,極易在接頭處產(chǎn)生氣孔、夾渣、造成假焊等缺陷,致使接頭的抗拉強度、抗剪強度在該溫度下降低。當提高功率百分比到51%~55%時,釬縫區(qū)域光滑明亮,245 N抗剪強度測試無斷裂情況,增加到294 N時,大部分斷裂在基體處,整體抗剪強度較高;從圖1抗拉強度的測試結(jié)果亦可看出此時釬縫抗拉強度達到420 MPa以上。繼續(xù)升高釬焊溫度,當功率百分比達到59%以上時,釬縫處表面開始變黃、發(fā)黑,釬縫強度急劇下降。從圖1還可以看出高溫對釬縫強度的損傷程度要明顯高于低溫的影響,其主要原因為釬劑在高溫開始失效,無法對被焊區(qū)域進行有效保護;另外溫度過高也易造成大量氣體溶入釬料,如果此時釬料凝固,則造成釬縫處氣孔率較高;同時溫度高時釬料中部分組元開始蒸發(fā),并伴隨母材晶粒長大、熔蝕等現(xiàn)象發(fā)生,致使母材變形,甚至是熔穿,接頭強度極低,造成焊件無法使用[7-8]。
選取1號試樣抗拉強度斷口進行微觀組織分析,發(fā)現(xiàn)釬縫內(nèi)部氧化現(xiàn)象非常明顯,如圖2所示。圖2a中淺灰色為富銀相,深灰色為富銅相。從圖3中可以看出整個觀察區(qū)域內(nèi)均出現(xiàn)氧元素的富集(如圖3c);從圖3b、圖3c、圖3d上亦可以看出富銅相的抗氧化能力明顯低于富銀相;圖3f中在Mn元素富集的地方氧元素富集,釬料中的Mn能雖然能提高釬縫強度,但其較易氧化,溫度過高時氧化更為明顯。
圖2 1號試樣釬縫斷口形貌
圖3 1號試樣釬縫斷口元素面掃描
釬焊過程中保溫時間這一工藝參數(shù)對釬焊接頭力學性能的影響亦非常重要。表4是選取功率百分比51%,釬劑涂敷過量條件下保溫不同時間的釬縫形貌和抗剪強度結(jié)果,圖4為不同保溫時間對釬縫抗拉強度的影響。
表4 不同保溫時間下接頭形貌和抗剪強度
圖4 保溫時間對釬縫抗拉強度的影響
從表4中可以直觀看出,當釬焊過程中保溫時間較短時,釬料雖然已經(jīng)熔化,但其與母材的潤濕還并不充分,此刻使釬料迅速凝固,釬縫處焊瘤明顯,釬著率明顯降低,同時熔融釬料中的氣體不能充分析出,造成此時釬縫中的氣孔率也比較高,接頭抗拉強度和抗剪強度均較低,此時釬縫抗拉強度只有320 MPa。延長保溫時間至5~6 s時,釬料在母材上的潤濕性得到明顯提高,氣孔率也開始下降,釬焊接頭的性能明顯提高,245 N抗剪強度測試無斷裂情況,抗拉強度達到410 MPa以上。但是繼續(xù)延長保溫時間,釬劑將失去保護能力,釬料開始氧化,接頭強度開始下降。見表4中的14號,釬縫表面開始變黃,而此時也易造成母材熔蝕等缺陷情況的發(fā)生[9-11]。
釬劑是保證釬焊過程順利進行和獲得致密接頭必不可少的。釬劑的作用是清除熔融釬料和基體表面的氧化物,溶解那些不希望出現(xiàn)的殘留化合物,以及保護釬料和基體表面不被繼續(xù)氧化。
選取功率百分比51%,保溫時間5 s條件下,分別進行涂敷A,B,C不同量的釬劑進行焊接試驗。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隨著涂敷釬劑量的增加,釬縫處得到很好的保護,整個釬縫區(qū)域光滑發(fā)亮。3種條件下的釬縫抗拉強度測試結(jié)果如圖5所示,隨著釬劑量的增加,接頭強度變化不大,基本穩(wěn)定在410 MPa以上,其中在涂敷C量釬劑的接頭試樣測試時出現(xiàn)了部分低值,后對其進行微觀組織分析,結(jié)果如圖6所示。
圖5 釬劑用量對釬縫抗拉強度的影響
圖6 涂敷C號釬劑接頭斷口微觀組織(同一斷口不同位置)
從圖6和表5的能譜分析可知,釬縫界面出存在部分釬劑夾渣,這是其強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釬焊過程中涂敷過量釬劑如果排渣不完全亦會影響釬焊性能,因此必須合理控制釬劑用量[12-15]。
表5 圖6中D,E點能譜分析(質(zhì)量分數(shù),%)
(1)高溫對釬縫強度的損傷程度要明顯高于低溫的影響,其主要原因為釬劑在高溫開始失效,無法對被焊區(qū)域進行有效保護;另外溫度過高也易造成大量氣體溶入釬料,如果此時釬料凝固,則造成釬縫處氣孔率較高;同時溫度高時釬料中部分組元開始蒸發(fā),并伴隨母材晶粒長大、熔蝕等現(xiàn)象發(fā)生,致使母材變形,甚至是熔穿,接頭強度極低,造成焊件無法使用。
(2)延長保溫時間到5~6 s時,釬料在母材上的潤濕性得到明顯提高,245 N抗剪強度測試無斷裂情況,接頭抗拉強度達到410 MPa以上。但是繼續(xù)延長保溫時間,釬劑將失去保護能力,釬料開始氧化,接頭強度開始下降。
(3)釬焊過程中釬劑涂敷量較大時,釬縫界面處存在部分釬劑夾渣,易影響接頭性能,必須合理調(diào)控釬劑用量。